朱由检脸上还笑着,眼神却突然微妙起来。
这第一策和第二策,其实不过是中人之略,算不得惊艳。
高时明比他更熟悉大明的官场规则和人事制度,能想到这些,不足为奇。
但这第三策……
一个阉人,一个司礼监的秉笔太监,居然主动提及清查名额,整顿京营和锦衣卫?
他凭什么敢这样说?就凭所谓的忠心吗?
可是他只记得曹化淳、王承恩这两个名字,根本就不记得崇祯身边还有个忠心耿耿的高时明!
这人到底是图什么呢?
朱由检这才突然意识到,他灯下黑的不仅仅是京营,还有眼前这位高伴伴。
他用李国普以名,使杨景辰以位,驱王、田以恐惧。
但是他却对身边这位宫中群阉之首,想要什么一无所知。
亡羊补牢,犹时未晚。
朱由检思虑及此,干脆也不做遮掩,直接开口道:
“高伴伴,朕登基以来,诸事繁杂,一直未有空与你深聊。”
“今日倒是闲下来了,却不知……”
“——你的梦想是什么?”
崔永平,降清。
时间点是乙巳之变后期,崇祯三年后金攻破永平之时(刘兴柞就死在这附近)。
史料:“及第俱盛饰其女为献”——《崇祯长编·卷三十》
贪腐、索贿之事我编的,但各位觉得我编得有错吗?
——
京营发赏40余万来自史料《督戎疏纪·奏缴登极余剰赏银疏》。
这是襄城伯李守锜的奏疏集合,他与李邦华一起负责整顿京营。
其中就有京营50万+锦衣卫7万赏银的记录。
京营50万又含密云、昌平两镇银两,我参考了下京营兵额和两镇兵额,斟酌一下粗略定为京营40万。
——
行人司、中书舍人,都是三甲同进士的充任。
他们一般在京等候主事的补缺,或者等外地县、府的补缺,总之属于不得志的底层进士。
——
行人司的贪污手段就是外出发赏的时候,别人给的红包。
中书舍人更搞笑,他们负责起草诏书,会用到金粉。他们用力把笔沾满金粉,然后把笔折断,这就是正常办公损失了。然后就把断了的笔带回家,再把金粉弄下来卖。——《万历野获编》
——
另外中书舍人有三种:进士充任的正编,举人通过吏部考上来干活的事业编,还有就是各种恩荫、钱买来的挂名编制。
本章所说的是第一种正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