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王夫人见过贾元春之后,便不再让她回水月庵了。
而是在荣国府之內,为她腾出一座小院,修建一座佛堂,专供她修行之用。
不管是出家修行,还是居家修行,都是礼佛修行不是。
毕竟王夫人是贾元春的生身母亲,更是皇长子李肇的外祖母。
再怎么说,皇长子的外祖母是个尼姑,这事儿既不好说,也不好听,容易引起朝野上下的汹汹舆论。
若是再有人趁机造势,攻计贾元春不孝,不管是对贾元春,还是对皇长子李肇,都极为不利。
这事儿现在或许还引不起什么大的风波,但是等几年,亦或者是十几年之后,等李崇的皇子多了以后,势必会有人向各个皇子靠拢,期冀获得下一任皇帝的拥立之功。
到了那个时候,王夫人,也就是智性师太这件事,便成了皇长子李肇的致命弱点。
毕竟大乾以儒家礼法治国,而儒家又极重孝道,贾元春不孝,便是皇长子李肇不孝。
李肇是李崇的皇长子,贾元春怀了十一个月才生出来,堪称祥瑞一般,李崇自然对其寄予厚望。
这个將来有可能会爆的雷,李崇身为人父,为了皇长子李肇,身为大乾皇帝,为了大乾社稷,都必须亲手將它给拆了才行。
贾母听完李崇的筹划,当即便满口答应下来,说荣国府本就有一座佛堂,毋需新建,
只要稍微修一番即可。
贾母之所以如此爽快的应承下来,其实也很好理解。
虽然她很不喜欢王夫人,但不管怎么说,王夫人都是宝玉的亲娘。
而贾宝玉又成了一个太监,在荣国府的身份地位极为尷尬。
现在有她在,还能护著宝玉,宠著宝玉。
一旦有一天她没了,宝玉在荣国府的处境,一夜之间便会一落千丈。
若是让王夫人回到荣国府,虽说王夫人不见得能护得住宝玉,但至少能陪著宝玉,让宝玉不那么孤单。
毕竟有娘的孩子,和没娘的孩子,区別还是挺大的。
除此之外,贾母还有著另外一层考量,那就是皇长子李肇。
可以说她们贾家,她们荣国府,和皇长子李肇,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为血缘关係的缘故,已经天然的捆绑在了一起。
只要对皇长子李肇有利,无论是什么事儿,贾母都会义无反顾的去做。
更何况接王夫人,也就是智性师太重回荣国府,还对她的心肝宝贝肉贾宝玉有利,贾母就更得支持了。
见贾母如此知机,李崇极为满意的点了点头,便让汪安去水月庵传旨,让王夫人,也就是智性师太收拾收拾,今夜便进宫来与贾元春母女团聚。
李崇叮嘱汪安,让他等到天黑了再出宫,和汪安一同前去的龙禁尉,也尽皆换上一身便装。
悄悄的进村,打枪的不要。
等到夜深了,再悄悄的带著王夫人进宫来。
李崇之所以如此,只是为了避人耳目,更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毕竟这几年来,李崇为了贾元春的名声著想,荣国府贾家也担心王夫人出家为尼一事,会有辱荣国府的门媚,故而双方都一直在刻意淡化,王夫人出家为尼这件事,带来的各种不良的影响。
而此时,为了贾元春,更是为了皇长子李肇著想,李崇就更得小心从事,慎之又慎了。
当日戌时,天色渐渐昏暗下来,汪安便带著龙禁尉千户贾环,龙禁尉百户贾芸,以及五十名龙禁尉,悄悄出了紫禁城,径直往城外的水月庵而去。
除了龙禁尉一千人等,李崇还特意让汪安带上了年仅七岁的贾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