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至此处,贾宝玉苦笑一声,便再一次將二丫头,將这件陈年往事,给拋到了九霄云外。
一路无言,直至戌时,天色已经渐渐暗了,贾府眾人这才到了铁槛寺。
这铁槛寺原是寧荣二公当日所建,现如今还是有香火地亩等等布施,以备贾氏族人亡故,在此存放棺柠灵枢之用。
除了存放棺的阴宅,铁槛寺也建造了不少阳宅,以备前来送殯的贾氏族人在此暂居。
而贾府的一眾主子们,因嫌弃铁槛寺住著太过拥挤,陈设家具等物又极为简陋,往常都是將不远处的水月庵作为下处,为事毕宴退之所。
可惜前两个月,水月庵遭了一场大火,被烧成了一片白地。
没法子,贾府上下人等,包括贾元春等宫中贵人在內,便只能在铁槛寺凑合著安歇了。
等为贾母做过三日安灵道场之后,这才能回宫的回宫,回荣国府的回荣国府。
今日为贾母送殯,贾府眾人清晨卯时便出了门,劳累了整整一天,个个人困马乏,故而將贾母的棺,鸳鸯的棺木安放好之后,贾府眾人便早早的歇息了。
次日寅时,也即是凌晨三点钟,躺在榻上的贾宝玉,缓缓睁开了双眼。
他轻轻起身,看了眼隔壁榻上,兀自沉睡的贾环,弯腰穿上鞋子,便悄无声息的出了门。
贾宝玉走出房门,也不打灯笼,也不叫人近前伺候,而是借著如水的月色,径直来至贾母的安灵之所。
甫一踏入殿內,只见贾母的棺之前,法鼓金饶,幢幡宝盖,香烛齐备。
而隔壁偏殿,则停放著鸳鸯的棺木,也是烛火闪闪,焚香不绝。
贾宝玉先来至偏殿,看著鸳鸯的灵位,神情木然,半响没有说话。
过了许久,贾宝玉才点燃三灶香,插在了鸳鸯灵位前的香炉之內。
“鸳鸯姐姐,虽然你杀了平安,但我並不怪你,我是个无用之人,便只能麻烦你,替我孝敬老祖宗了。”
说吧,贾宝玉跪伏在地,冲鸳鸯的棺木磕了三个响头。
即首三下,贾宝玉起身,这才来至正殿,『扑通』一声跪倒在贾母的棺柠灵位之前。
泪眼沱的贾宝玉,在贾母灵前说了很多很多话,从儿时的趣事,一直说到他长大成人,又从他爹贾政,说到了他娘王夫人。
最后,贾宝玉看著贾母的棺灵位,声音哽咽的说道。
“老祖宗,我走了,若是有下辈子的话,孙儿再来给您老人家尽孝。”
说罢,贾宝玉磕了三个响头,然后站起身子,头也不回的往铁槛寺的后院而去。
铁槛寺乃是贾氏家庙,贾宝玉从小到大来了无数次,对这里的一草一木,自然是无比熟悉。
他借著皎洁的月色,来至铁槛寺后院,来至角落里一个狗洞之前。
然后他趴下身子,便从这小小的狗洞爬了出去。
这方小小的狗洞,好似连接著两个世界,只要贾宝玉爬出去,到了院墙的另一边,他便不再是贾宝玉,与荣国府,与贾家,也再无半点瓜葛。
贾宝玉爬出狗洞,来到院墙的另一侧,他也不拍身上的泥土,便站直了身子,径直向东而行。
刚走出去没两步,贾宝玉的耳边,便传来一个极为戏謔的声音。
“这位小哥儿,咱们有缘啊!老訥在这里候你多时了!”
紧接著,无边夜色里,又传来一个极为苍老的声音。
“青埂峰一別,展眼已过十七载矣,
人世光阴,如此迅速,尘缘满日,若似弹指,
衔玉之人,你终於还是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