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性质?”
“街道集体。”
“经营范围?”
“五金加工……哦,现在也代加工点润滑脂。”
办事员笔尖一顿,抬起头。
“化工產品?有生產许可证吗?环评报告呢?”
一连串问题砸过来,王厂长脸都白了。
李向前赶紧解释:“我们是掛靠,实际生產方资质齐全,这是红星厂的採购合同,他们认可的。”
他把合同复印件递过去。
办事员扫了一眼,態度没有任何变化。
“按规定,谁开票谁负责。你们厂的资质不全,这个发票……”
后面的话没说,但意思很明显。
僵持住了。
李向前心里窝火,脸上却不能表现出来
。他陪著笑脸,好话说了一箩筐,反覆强调这是支援大厂生產,是响应政策號召。
磨了半天,办事员总算鬆了口,让他们回去准备更详细的材料,包括掛靠协议、红星厂的情况说明等等。
从税务局出来,王厂长腿都软了。
“向前吶,这……这太难了……”
李向前拍了拍她的胳膊。
“没事,王厂长,缺什么咱们补什么。总有办法。”
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清楚,这只是第一关。
他抽空去找了林薇。
咖啡馆里,舒缓的音乐流淌。
林薇听完他的咖啡馆里,舒缓的音乐流淌。
林薇听完他的讲述,沉吟片刻。
“税务局那边卡资质,意料之中。个体户掛靠小厂,先天不足。”
她指点他。
“发票肯定要开,这是规矩。但前进厂的情况…的確是个麻烦。要不,先想办法把发票领出来,资质的问题,后续慢慢解决?”
李向前点头,这和他想的一样。
“问题是怎么领?税务局要材料,咱们很多都没有。”
林薇笑了笑。
“材料嘛,人是活的。有些东西可以想办法补,有些…可以变通。”
她压低声音。
“关键是找到懂行的人,指点一下。”
接下来的几天,李向前展现出惊人的学习能力。
林薇帮他找来一些財会方面的入门书籍,又把他介绍给她一位在银行工作的朋友,諮询对公转帐和企业財务规范的问题。
那位银行朋友很热心,给他详细讲解了发票的种类、用途、开具流程,以及税务申报的基本知识。
李向前白天跑税务局,晚上挑灯夜读,硬是啃下了几本枯燥的財会教材。
他还旁敲侧击地向一些做生意的朋友打听,了解各种“变通”的方法。
渐渐地,他对这套复杂的財务流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