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什么了?”他问。
刘工简单复述了几句听到的传言,无非是质疑来源、担心质量、影射关係。
“源头,不用我说你也清楚。”刘工点了点,“老一套,上不得台面,但噁心人。”
李向前沉默片刻。
张德彪。
除了他,不会有別人。
上次仓库保管员的刁难是明枪,这次的谣言就是暗箭。
“扩大试用的事,是不是受影响了?”他直接问核心。
刘工嘆了口气,算是默认。
“赵科长那边顶著压力,但有些老同志,还有设备科那边,借著这些风言风语,开始提意见了。”
“方案还在磨合,估计要耽搁一阵子。”
“你心里有个数,这事儿,没那么容易。”
李向前点头。
他清楚,技术过硬只是敲门砖,想在国营大厂站稳脚跟,远不止这么简单。
“我知道了,谢谢你,刘工。”
刘工拍了拍他的胳膊:“东西是好东西,这点我们技术科认。但厂里的水,深著呢。”
他没再多说,转身离开了。
孙强凑了过来,脸上带著担忧。
“向前哥,是不是出啥事了?”
李向前看著院子里码放整齐的原料桶,目光沉静。
“没事。”
“有人想给我们前进的路上,撒点钉子。”
他的语气很平淡,听不出喜怒。
张德彪的手段,比他预想的更阴柔,也更符合对方的身份。
直接对抗风险大,散布谣言成本低,还能精准打击他的软肋——出身和资歷。
扩大试用的阻力,只是开始。
如果任由这些谣言发酵,不仅红星厂的订单会受影响,未来开拓其他市场的难度也会增加。
必须想办法应对。
但他不打算立刻反击。
谣言止於智者,更止於事实。
只要“前进牌”在试用中持续表现优异,那些风言风语自然会不攻自破。
只是,这个过程需要时间。
而张德彪,会给他这个时间吗?
除了红星厂,是不是也该考虑其他的路子了?
鸡蛋,不能都放在一个篮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