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炉边上是木质的九宫格,每一格都盛着色彩鲜艳的干果点心,边上点缀着白丝帘和干花的小装饰,要多精致有多精致,连见多识广的富贵阿姨都凑上去拍了两张照。
炭火渐渐烤热了起来,小橘子被烤得噗嗤噗嗤冒气,红枣深红的色泽愈发浓郁,边上的栗子啪地一声裂开一道口,露出里面金黄松软的果实,整方空气里都散发着坚果和焦糖的香味,还混着橘子精油似的浓郁甜香。
棉花糖烤得最快,被明火直燎的部位已经形成了一层脆脆的焦黄色壳,想来焦糖的香味就是从这里传来的,表面看起来温度不高,实际上流心已经完全烤化了,破开脆壳就有滚烫又甜蜜的糖浆流到嘴里,烫得人直跳脚。
李倩艰难地咽下岩浆一样的棉花糖浆,手上却很诚实地接着烤下一串,眼睛也不闲着,她看着木格上的字突然咦了一声。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这诗不是煮酒的么?虽然也是红泥小火炉,老板,你这提错了啊。”
阿姨剥完栗子拍拍手:“还得是大学生有文化。”
“谁说没酒?”向榆笑眯眯的,“我敢题诗在上头就有好酒,喝不喝?”
她先卖了个关子,又赶紧给出答案:“村民自家桃子酿,水蜜桃和冰糖酿的小甜水,还有又大又甜的水蜜桃,果肉像冰糖一样甜,插吸管就可以喝,出去坐船村头渡口就有卖。”
“哈蟆谷盛产桃,都产地销价,不强制消费,烤盘里的花生红枣都是村民家的,上午都还在地里才摘下来,他们也托我把桃和酒带来给大家尝尝,觉得好可以带回家,或者在助农直播间帮忙点点赞。。。。。。”
“哦——那个直播间。”谷小霜想起了,她在支部工作对这些工作有了解,“我们学校对口帮扶的贫困县就有哈蟆谷,有一年教职工消暑礼盒就是哈蟆谷的水蜜桃,还组织我们去直播间凑人头。”
先吃了免费的花生红枣,临别时搞点助农并不叫人反感。
而且如果是真的农民的菜,大家都愿意买,会比菜贩子那里的更好更便宜——许多华国人都是这样想的。
接下来老生常谈的带货环节,季主任几位驻村干部在村民里还有几分威望,宛如秦始皇般统一了度量衡,规定了油鸡枞、桃子、桃子酿的售卖价格和方式,保证没有宰客情况的出现。
尽管今天就三个生意称得上门庭冷落,但老乡们还是很积极地准备了特产装在干净的背篓里,在渡口和温泉馆门口等着会不会有客人关顾。
幸运的是,今天的顾客里有一位心善的富婆。
在穿着围裙的三年级的苹苹小朋友端着大桃子挎着油鸡枞摇摇晃晃地走过来的时候,富婆姐姐就已经站起来了,夸张地往前几步把托盘从苹苹手里接过来,哎呀哎呀地拉着小朋友坐下,往小女孩手里塞了一串棉花糖。
这位带货主播是季主任钦定的,苹苹爹走得早,全村就孤女寡母的苹苹家生活条件最艰难,优先获得进入温泉馆内部带货资格。
昨天季开朗特意去苹苹家摁着小姑娘洗了个澡,带了套衣服去,让妈妈给小姑娘编了麻花辫,小姑娘不算多漂亮,也有些消瘦,但一双眼睛又大又亮,就像希望工程的那个大眼睛女孩的配图一样,被那样的眼睛直勾勾盯着简直没人能说出拒绝的话。
都不需要开场白,阿姨就搂着苹苹开始问了。
“你几岁啦?读几年级?”
“你爸爸妈妈呢?”
“可怜见的,这么小就出来帮家里卖桃子。。。。。。”
李倩和谷小霜先试了试样品,被桃子酒和水蜜桃的味道惊为天人,可惜出来玩这趟的预算已经到顶了,油鸡枞她两都没好意思尝。
水蜜桃也可以单卖,那种熟透的插上吸管可以当奶茶喝,八块钱一只。
这个定价不是对标桃的,是对标奶茶的。
桃被放在透明方正的奶茶杯里,上面盖着圆弧的塑料盖有奶茶孔,插进去就可以喝,向榆还定制了可爱的小标签,取了个跟奶茶似的名,叫一颗大水蜜桃。
没开车来的游客也没法买一堆软桃带走,这种目标对象就能卖两个是两个,让他们拿着走也好,比奶茶真材实料比奶茶健康,也比大多数网红奶茶店便宜。
果然,谷小霜和李倩一人买了一颗,温泉泡累了摊在沙发上吸着桃肉烤着地瓜,一副乐不思蜀的神仙样子。
前台传来了叮铃铃的传呼声,广播提示摆渡船即将靠岸,结束游玩的游客可以去码头做好准备。
季开朗急吼吼地跑过来看今日营业战况,发现大厅里诡异地摊成一片,一个富贵阿姨搂着苹苹聊体己话,另外两个年轻人像灵魂都被摄取了,跟面条似地软沙发上,整个厅里听见摆渡车的广播没有一个起身的。
这是。。。。。。什么情况?你们不打算走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