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门外排着不长不短的队伍,当下正值春日时分,天气冷暖适中,城门外鸟语花香,队伍里的人都放松惬意,耐心地接受检查后逐个通过城门。
阿七不慌不忙,翻手便从袖中掏出一张刻满字的竹牒。
多年前她在世情小说中看到主角出入城门需要查验身份时,就意识到自己要出谷闯荡江湖,必须将这些人类社会能用到的东西准备好。
阿七五行属火,行事也风风火火的,当下就找了树婆婆给自己打造了一个完美的身份。
排队入镇的队伍行进得很快,快到阿七时,她探头观察了一下守镇的卫兵是如何检查的。
身形壮硕,手握银枪的卫兵面对进城的百姓时,都只稍稍确认一下竹牒就将人放行。
阿七看在眼里,也依葫芦画瓢,学着百姓的动作,恭敬地用双手将自己的竹牒递给卫兵。
卫兵并没有像对待其他人那样,快速将阿七放行,他只瞥了一眼竹牒后就立即开口:“等一下,这位姑娘。”
阿七心头一紧,难道这竹牒做的有问题?她可是守着树婆婆按照书中的描述一板一眼制作的呀。
“你来自,肃国玄雍城?”卫兵皱着眉头,“可是,玄雍城不是三年前被晋国攻打,最终肃国军队守城失败,把玄雍城割给晋国了吗?这都三年了,你为什么还没有换竹牒?”
听见这边出了问题,另外几个负责把守的卫兵也围了过来,开始冷眼审视这个手拿利剑的小姑娘。
五百岁的“小姑娘”见这几人凶神恶煞的模样,鼻子一皱,瞬间潸然泪下。
“我玄雍城,被晋国攻打了……呜呜呜呜……”她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诉说,“少小离家老大回,我离开玄雍城十年,游历学艺,这些年行走旷野,如今才得知故乡已化为焦土,我的家人……”
话未说完,泪水已湿透了袖口,双丫髻上的银色饰品跟着她的啜泣而晃动,俨然一副梨花带雨,我见犹怜的模样。
卫兵看她一身修士打扮,所言之事不像作假,又见她哭得伤心,皆为之动容,甚至还有年轻的卫兵热心安慰道:“晋国攻打玄雍城时,茯苓宗的玄清道长前去护下了一城百姓;只是修士不能干预人间争夺,没帮肃国夺回玄雍城而已。姑娘不用担心家人……”
阿七像是听到了什么天大的好消息一般,立即收回了眼泪,扮作激动的样子抓着年轻卫兵的手臂:“真的?!”
眼见阿七收起了悲伤的情绪,另一个年纪稍长的卫兵赶忙帮腔:“千真万确!姑娘你就先进镇子吧,后头都排起长队了。”
说完,检查的卫兵也将阿七的竹牒递回,并叮嘱她有空去官府将这竹牒换成新的。
阿七眼眶中盈着泪光向几个卫兵道别,一边擦着脸上的泪痕往镇里走,直到走进大道拐角的小巷旁,她才闪身一拐进入其中。
用灵力探索,确认四下无人后,阿七才挥手在面前化出镜面,检查自己的小脸有没有被哭花。
对着镜面将剩余的泪痕抹去,她才从储物空间掏出中午从那几个小贼身上搜到的银钱,仔细研究起来。
这里头都是一锭一锭的大号银元宝,不像是书里头说的“碎银”。
阿七将其余银元宝放回储物空间。
此时玄清正在空间中的草坪上休息,一堆银元宝忽然从天而降朝她飞来,其中一颗硬生生砸在她的尾巴上。
没了灵气护体的玄清被疼得翻起了白眼。
这储物空间的主人到底是何方神圣?
不说把空间中的物品整理得规则些,至少不该这样随手乱扔啊,实在没规矩!
空间外的小巷中,阿七将一锭银元宝托在手里,思索了一会儿后,高高举起另一只手,使劲一拍。
元宝化作一摊齑粉,风一吹,白色的粉尘烟雾飞舞到空中,阿七的手心只剩下些许银白色的粉末。
“啊……太用力了。”
阿七懊恼道。
接着阿七又伸手从空间中掏出一锭银元宝。
忙碌了好一会儿的玄清刚要把最后一颗元宝堆好,最底下的一颗银元宝却不翼而飞,堆叠好的银山瞬间垮塌。
对于这个情况,玄清没有过多不悦,她缓缓绕开杂乱的银山,躲到了有树木遮挡的地方休息。
现在只要不伤到她脆弱的身躯,任何挫折与打击都无法动摇她的意志。
而阿七那边,这一次控制好了力度,将银子拍碎,还用火焰将碎银打造成了不规则的形状。
看着自己忙碌半天的成果,阿七心中欢喜,随手将银子揣在袖中,然后前往镇上最大的客栈,准备在那里开间厢房歇一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