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饭,正好路口那边也派人过来问,众人就一起上了马车。
方圆儿仔细交代了孙家药铺的位置,金子也对宝哥儿依依不舍,还把一把小木剑送了他…
铺子那边,张管事带了所有镖师伙计们,又饱饱吃了一顿饺子,也是准备启程了。
张管事取出一大一小两只银锞子,大的十两,小的五两,一起推倒方老二面前。
“方老弟,这次真是多亏你们家里鼎力相助。
这十两银子是我们的食宿花费,这五两银子是给昨晚帮忙挖雪的乡亲们做工钱,也劳烦你帮忙发一下。
请兄弟一定不要推辞,雪中送炭的情义,银子根本买不来。
以后日子长了,咱们还有见面的时候,一定再厚报兄弟一家!”
方老二还想推辞,方玉却是拦了他,回礼收下。
“张管事言重了,我们还要多谢您照顾生意。以后走到这里,一定要来家里坐坐。”
“这是一定的,我也祝方公子下一科金榜题名。
这次到京都,见到黄掌柜,我定然告诉他,公子高中之事,他定然也要高兴。”
又寒暄几句的功夫,陈老夫人的马车到了。赵金莲带了闺女和孙子下车。
马车重新归入车队,也就重新启程了。
昨晚又下了很厚的雪,但还没有落实,马车轧上去不算难行。
一时,饺子馆里就剩了自家人。
方老二就道,“老三,这银子可是不少,你怎么就收了?”
方玉笑者应道,“我猜这张管事同黄掌柜是一个东家。
对于他们来说,能用银子道谢更简单,欠了人情反倒不好办。”
“哦,这样啊,怪不得。”
方老二拿起银子掂一掂,笑道,“正好,我也喜欢银子,确实比人情更实在。
走啊,咱们一起回去,你去读书,我换了铜钱,去村里各家发工钱。”
兄弟俩说着话,就结伴回家了。
方圆儿突然想起,张管事都给了食宿费。
陈老夫人可是一文钱都没给,难道是忘了?
不过,她本来也不是图银钱,自然也不会计较。
至于赵金莲同方老汉闲话儿说起,还在感慨陈老夫人带了两个孩子出门不容易,甚至两个孩子还没了娘…
村里人昨日冻得够呛,有几个还染了风寒,这会儿正在夹裹着被子喝姜汤。
方老二上门送工钱,约定一百文,居然变成了二百文。
这可是六斤肉啊,于是人人都是欢喜的不成。
家里人更是高兴,嚷着下次有这样的好事儿一定要再喊一声儿。
当然,风寒也因为意外之财,立刻好了。
日子照旧慢悠悠的过,因为下雪,铺子的生意也更少了。
幸好方家不指望这点儿盈利吃饭,否则可要犯愁了。
五六日后,童先生突然派了马车接方玉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