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
“好了。”马齐已经八十二岁了,声音没什么中气,但他一开口,其他人却都纷纷安静下来,“皇上自然不会忘了八旗,你们一个个的也一把年纪了,怎么还这么沉不住气,都老实等着去。”
他还是有威望的,众人虽然不满却还是听话的散开,有几个人还想说什么,也被其他人拉走了。
马齐偏头看了迟迟看不到去通报之人回来身影的西华门内,心里叹了口气,闭上眼睛继续等待。
又是小半个时辰,才有人远远的朝着西华门来,走近一看,竟是苏培盛!等候的人群顿时躁动起来。
苏培盛到了跟前,先跟马齐见礼,然后道:“马齐大人,皇上召您觐见。皇上说,您年纪大了,乘轿过去便好。”
马齐颤巍巍的行礼:“奴才,谢皇上体恤。”
马齐上了轿子,眼看苏培盛转身就要走,其他人顿时急了:“苏公公,我等呢?”
苏培盛笑眯眯地道:“皇上身体不适,精力不足以召见诸位大人,诸位大人还请回吧。”
“可是我们……”有性子急躁的就要当场“上奏”,被身边人一把拉住,在眼色下闭了嘴。
苏培盛懒得管他们的官司,只管带着装着马齐的轿子回养心殿。
君臣相见。
马齐叩首:“奴才参见皇上。”
胤禛穿着常服盘腿坐在榻上,抬了抬手:“爱卿请起,赐座。”
等人在小墩子上坐下,胤禛才问:“许久不见爱卿,身体可还好?”
自雍正七年病过一场后,马齐便连修书的差事也辞了,只挂着保和殿大学士、太子太保的虚衔,不再管具体事情,大朝会也不再出现,偶尔在年节时入宫觐见一回,上一次入宫还是在大年初一:“托皇上的福,能吃能睡,还算不错。”
雍正看着眼前眼皮都已撑不起来的老人,真心实意地羡慕道:“爱卿高寿,朕若是能有爱卿这福气就好了。”
不说八十,他要能活个七十,就能把大清安安稳稳的交给儿子了。
“奴才哪有皇上的福气,皇上定然万寿无疆。”
君臣两个你来我往地寒暄了会儿,胤禛才仿佛不经意地问道:“爱卿今日突然求见可是家中有什么难处?”
马齐起身,跪下:“没有什么难处,奴才是来代弟弟一家叩谢皇上圣恩的。”他规规矩矩地叩了三个头,才解释道,“奴才弟弟去得早,家中几个小子也没个成器的,如今我那三侄女儿得了皇上的恩典,满门竟是没有一个能入宫谢恩的,臣只能厚着老脸来叩谢圣恩。”
马齐的弟弟,便是李荣保,李荣保有三个女儿,大女儿是早年生的走的比李荣保都早,二女儿便是弘历的福晋富察氏,如今在景园闭门不出,三女儿,则是参加了这次选秀,今日圣旨下去,被赐给了太宗第十子韬塞的孙子、副都统萨喇善为继妻,是第三任继妻。
这门亲事从门第和身份来说,不能说是委屈了马齐的三侄女儿,毕竟这位姑娘的母亲身份着实低微了些。
但显然,富察家对她在这次选秀中的期待绝不止是一个连云骑尉爵都没有的闲散宗室之妻,还是继妻,所以在接了圣旨后,富察家的老少爷们都涌进了马齐府上,请他想办法。
马齐能有什么办法?圣旨是当堂宣读,他还能叫皇上把旨意收回去不成?
马齐可不认为自己能有那么大脸,叫他说,这些小辈还是太急躁了,太子才多大?这次不行,以后还有的是机会,选秀三年一次,他们富察一族的女孩儿可不少。
不过随着八旗权贵的代表们陆续涌入家中,带来只有岳湘一人入东宫的消息后,马齐也坐不住了。
皇上究竟是什么意思?拉拢汉人他没意见,但有必要将太子妃之位都给出去吗?甚至还给了岳家独一份的恩宠!哪有皇子在嫡福晋之前没有几个房里人的?何况还是太子!
“臣还要恭喜皇上,得一佳媳,不日之后,定能儿孙满堂,享含饴弄孙之乐。”
胤禛笑笑:“那就借爱卿吉言了。”
马齐心往下沉了沉,只犹豫了不到一瞬,就开口道:“奴才厚颜,也想沾沾皇上的喜气,不知这岳家入旗之使节,皇上可有属意之人?”
第222章
弘书进来的时候,胤禛正在写大字,以为他在练字,行礼后不赞同的走过去:“您的字还需要练?身体才好了几分?”
“你倒管起朕来了。”胤禛刚好写完,顺势放下了笔,嘴上不满道,“朕还不至于两个字都写不了。”
弘书定睛一看,写的是八旗两个字,了然问道:“马齐大人说什么了?”顺手将苏培盛拿来的帕子递给他阿玛。
胤禛擦了手,扔回给儿子,走到对面的榻上坐下:“问岳家入旗之事。”
弘书递给苏培盛,跟上去在对面坐下,赞道:“打不过就把对方拉入自己的阵营,马齐大人宝刀未老啊。”
胤禛瞥了儿子一眼,宝刀未老是这么用的?算了:“下一步就该往你那儿使劲了,自己心里有点数,别误了正事。”
“您放心。”弘书心里有数的很,“您也早点养好身子吧,儿子这段时间累的,个头都没怎么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