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牧场的牛奶就咱们县里那家奶制品厂一家都能吃得下!”
所以有时候她也在想,这么大的产量,难道说全被他们县里消化了?竟然一点都没走出去?
“曾经也算得上风光了,依靠着畜牧业感觉干的真挺不错的,也没听说什么机器有问题、老化之类的,但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突然就不行了,一直走下坡路,唉!”
两人对视一眼不再去想那个破厂子的事情,操心也轮不到他们操心,不过是感慨两句罢了!
两人一路逛着逛着到了回家的路口,姚新泉看着那分叉路突然想起什么,“我记得那边好像有个国营牧场的厂房”,姚新泉皱着眉道,“好久之前的事情了吧,可能都废弃不用了?”
“走,去看看呗!”师月江拉着她往前走。
两人走了一公里左右看到前面有五间不算小的房子,靠近后师月江愣了下,“是砖房?”他还以为是土坯房呢!
不是,砖房竟然还能废弃在这,竟然没有被扒掉?就算没人挤进来住,这砖竟然没人偷摸弄走?
姚新泉笑了起来,“牧场当时那个情况,大部分人被优化,少部分人被分配去了别的单位,别的资产都处理了,包括牧场什么的,咱家牧场曾经就是那个国营牧场的资产,后来在政府的协调下还给集体了,后来还空置了好几年,这房子的话”,她笑了笑,“估计是因为没啥太大的价值,也就是砖值点钱,但又没有做废弃处理,说到底还是国家资产,估计也是不敢来住或者拆吧!”
早年间大家条件不好,能有土坯的房子就不错了,她家就住了好多年土坯房。
但这几年条件好点儿的都盖了砖瓦房,条件差的家又不在这边,大老远过来住在这,种地什么的怎么办?所以这算是比较鸡肋的地方了,当初要不是在山脚下估计也不会因为交通方便在这里盖。
她看着这几间房的目光很是感慨,“这是牧场初步处理牛奶的地方,最开始只是过滤”,毕竟牛奶里可能带着牛毛或者饲料残渣,这是避免不了的,得过滤。
“你也看了那个厂,厂的规模不算小,但其实也不算太大”,师月江闻言点了点头,老实说,其实比他想的要小很多。当然了,是在这边地广人稀的基础上来说的。
“后来我印象中好像是因为那边厂子场地不够用了,所以跟牧场这边协商,把冷却也放在这边做,到了那边直接杀菌消毒”,她又解释道,“就是用冷水给牛奶降温,降到10度以下能延缓变质。”
师月江点头,他绕着这几间屋子打转,砖是好砖,不过不是用水泥去粘合的,是用土。
地面夯实了,但没铺水泥,可能在当时还行,但现在想要建厂那最起码也是砖混结构,地面要铺水泥,墙壁刷大白。
车间之类的地方可能还会铺水磨石的之类的,但用来过渡倒也行。
“你想先借用这边?”
姚新泉见他知道自己想的是什么自然高兴,她点了点头,“先别说我还不是富户呢,就算以后会是,现在地主家里也没余粮了啊!”
总共没多少回头钱,总不能一直给人家送奶吧!
“大哥那边机器十天半个月会到,这边咱们找人好好收拾收拾,先用着,然后厂房什么的另外建,建好之后再搬到那边去,至少不耽误事情啊!”
师月江想了想觉得可以,“不过得再围个围墙”,姚新泉摆摆手,都是小事啦!
两人又转了半天后腿都跑细了,姚新泉苦笑,“我觉得就在那几间房子边上盖厂房也可以”。
师月江也赞同,“离家里近,交通便利,有水源,通电了还远离生活区,我觉得蛮好的。”
奶制品厂的污染不算严重,但是毕竟也有,他们做好自己应做的是一回事儿,最好还是远离生活区吧!
“行,那就干脆这样吧”,姚新泉也跑烦了干脆拍板,“那去跟领导说一下就这片地,租也行怎么都行,今天要是能大致说好明天就得盯着先把这几间修好,等机器到了立马开工!”
两人又跑了一趟,石副县长也没想到两人这么积极,哭笑不得道,“也不用你们提什么审批了,前面的流程都给你们省了,你们去工商局那边办好营业执照跟其他手续,至于地皮”,石副县长沉吟了一会儿,“县里也有招商引资政策,但是附带了条件就是解决一部分就业问题,如果你们同意,我们领导班子可以讨论下看看给你们争取优惠用地,或者也可以协议出让,或者你们考虑租赁?”
第135章
“不租”,师月江先拍板了,他跟他哥算投入的时候已经把出让土地的钱算进去了,租什么租?
他跟他哥的想法其实差不多,最好还是用自家的房子,用别人的搞不好就要出问题。
他沉吟了一会儿还是道,“就正常出让吧”,他确实没太研究过这边的招商引资政策,但是想来也许不适合他们,不然他哥应该会提一句的。
再者说他也怕享受了政策后人家会对他们的用人提出各种意见。
开厂子是为了赚钱的,私人厂子跟国营厂子是不一样的,没什么铁饭碗一说,不好好干或者不行你就给我滚蛋。
万一到时候享受了人家的政策,结果他们要开除人的时候人家说这不行那不行,你都答应过的,这绝对不行!
姚新泉也觉得有道理,不过这厂子她没投任何钱,也不参与分红,又没正经做过生意,所以她没发表什么意见。
亲兄弟都明算账,他们还没结婚呢,她不可能手伸那么长去管对方的钱。
她没那个想法更没那个本事和心气儿。
至少到目前为止,她只对自己的牧场感兴趣。
第二天姚新泉没再下山,不过她给张运秋打了个电话,不管是装修还是盖房子的事情都让姚新泉去找张运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