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穿书七零我有一个聚宝盆全文免费阅 > 第44章(第2页)

第44章(第2页)

见她皱着眉,林锦开口道:“知青点有一个空房间,不如暂时拿来存放鱼粮。”

“知青点人多眼杂,不行。”江晚月摇摇头,“我家堂屋还挺大,暂时放堂屋,以后出门上锁就是了。”

“何必这么麻烦。”赵向北笑道,“江姐家里有孩子,还不如放我家呢,我爹娘刚给我修了新房子,三间屋子,我自己一个人住,多的就是空地方,而且我家也在四组,离大队部最近,以后拿什么用什么多方便。”

他二十出头,还没结婚,家里给他修房子就是为了娶媳妇,现在媳妇还没娶进门,家里空着呢。

江晚月也知道他家里的情况,想了想,点了点头。

三人各自去忙碌。

江晚月暂时放下渔场的事,她得去公社画墙绘,这是之前就答应好的。

画具颜料都是公社提供,给公社的几面墙画上一些红色的政治类的画作,还给了几张报纸做参考。

收鱼草

江晚月在参照画作的基础上,进行了些许的创新。

画画是她一个兴趣,她上辈子就很喜欢,现在同样喜欢,因为画画的时候,思维能够放空,给精神温养。

等一幅画结束,她忽然发现,身边居然站了好多人围观。

“这幅画太好看了。”

“教员看起来像真的人一样。”

“好亲切,想一直看着……”

人群中挤进来一个男人,盯着那幅画许久,开口道:“这位女同志,到了年底,我们厂也要重新画墙绘,你把公社这边忙完了,能给我们厂也画几幅吗?”

江晚月欣然答应:“当然可以,你们是哪个厂?”

“蛇皮袋厂。”男人连忙自我介绍,“我是蛇皮袋厂的厂长,我姓黄。”

江晚月放下画笔,擦了擦手,满脸笑容道:“原来是黄厂长。”

他们公社也有自己的厂,比如砖瓦厂、棉纺厂、榨油厂……最大的厂就是蛇皮袋厂了,因为每年丰收季节,需要大量的蛇皮袋子装粮食,各家各户无论装什么,首选也是蛇皮袋,这个厂大约有四五十人,是红旗公社效益最好的工厂。

“黄厂长,我是咱们公社小荆大队的副支书,我姓江,您叫我小江就好。”江晚月笑盈盈道,“早就听我们大队长说,黄厂长是咱们公社的能人,带着蛇皮袋厂发展的越来越好,久仰黄厂长大名,今儿可算是见到了。”

“副支书?”黄厂长知道公社的大队并没有设副支书,如果一定要有一个的话,那不就是最近风头正热的小荆大队的渔场吗,他不由道,“原来红旗公社第一个副支书是一名妇女,还这么年轻,听说你们大队还办了渔场?”

“是呢。”江晚月道,“咱们渔场虽然刚刚才起步,但已经卖到县里去了,县里最大的纺织厂买了咱们接近一千斤鱼,放食堂给厂里加餐,还有教育局、造纸厂、印刷厂都买了不少鱼发给员工,咱们蛇皮袋厂效益不错,黄厂长要不要考虑买几斤鱼给工人们喝点鱼汤?”

黄厂长先是被吹捧了一番,然后拿他和纺织厂这种千人大厂放在一起比,让他格外受用,当即就道:“别人有的,我们蛇皮袋厂当然也要有,我们厂一共四十九人,看需要多少斤鱼?”

江晚月回答:“按照一人半斤鱼来算,那就是二十五斤。”

“半斤怕是不够。”黄厂长大手一挥,“按一人一斤的指标,明天早上能送来吗?”

“放心,准时送到。”江晚月十分开心,“黄厂长是义气人,我也会尽快抽时间把蛇皮袋厂的墙绘给画了。”

二人就这么说定了。

江晚月将手头这幅画结束之后,收拾好东西,然后赶回大队部。

她上回在省城买的渔网就放在办公室里,三十多块钱买的东西,很大,很结实,打结了也很容易解开,非常好用。

她叫上赵向北和林锦,三人一起去捞鱼。

因为只需要四十九斤,捞个差不多十条就够了,他们自己来就行。

江晚月有抓鱼的经验,赵向北是男人有力气,林锦干了多年农活,力气比江晚月大。

三个人拿着渔网,从不同的方向下水。

这会已经十二月了,虽然尚未进入腊月,但温度也很低,腿刚伸进水里,江晚月就冻的一个哆嗦。();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