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夏氏带着汤传铭离开,汤母笑呵呵地问汤婵:”怎么样,不错吧?”
汤婵嗯了一声,“瞧着倒是个恭敬知礼的。”
汤母笑道:“也聪慧呢,跟你父亲一样,是个读书的料子,在学堂里的功课是数一数二的……”
汤婵安静地听汤母说话,等汤婵回到房间,双巧才悄悄问:“夫人,您打算怎么办?”
汤婵问:“打听消息的回来了没有?”
她命人暗访汤传铭一家有没有仗势欺人、干不该干的事情,双巧回道:“除了之前回禀过的偶尔借着喜事收礼,再没有别的消息,许是太过隐蔽,还需要些时间。”
汤婵却摇了摇头,她有种预感,汤全海一家怕是真的没出什么大格。
要么是她把人想太坏,要么就是这一家人为防止落下把柄闹黄过继,很是注意羽毛,越是如此,所图越大。
事已至此,汤婵只能静观其变。
“也罢,现在看来,早日过继也好。”汤婵沉吟道,“咱们多住几天,这几日装得高兴一点,钓一钓鱼,看看他们会不会在得意的时候露出真面目。”
*
三日后,在汤氏族老和族人的见证下,汤母和汤全海夫妻立下过继文书,汤传铭被正式过继给汤父。
围观的汤氏族人议论不断,不少人满脸艳羡。
汤全海夫妻感受到众人的目光,身体更挺直了些。
羡慕也没用,谁让他们生不出和汤父生得像的儿子呢?
这福分合该是他们家传铭的!
夫妻二人紧紧盯着文书,红色的手印落下,尘埃落定。
拿到过继文书,二人再也按捺不住喜色。
总算成了!
汤母同样欢喜不已。亡夫有了香火祭祀,还是跟他那样有缘的孩子,汤母可谓夙愿得偿,不仅在宁安村请族里的人吃席,汤传铭正式搬到汤母这里这一天,汤母还办了宴席,专门宴请了夏氏一家。
安静的汤宅久违地热闹,汤婵让双巧把准备好的改口礼物送给汤传铭,还给夏氏等人都准备了厚礼。
见到这些礼物,夏氏瞪大眼睛,眼底不自觉闪过贪婪之色。
除了送给汤传铭的徽砚狼毫等文房四宝,还有布匹料子、首饰玉佩等等,都是极其贵重的东西。
夏氏还看到了一只金嵌红蓝宝的镯子,跟这只精致华贵的镯子比起来,早几天王家送来又被顾氏顺走的那个镯子算得上什么!
“不行,这太贵重了……”夏氏逼着自己移开眼睛,忍痛推拒道。
“过继之后,铭哥儿便是我弟弟,什么好东西用不得?”汤婵笑着道,“以后咱们也算是一家人了,你收着便是。”
这话简直说到了夏氏的心坎里,她又惊又喜,“夫人太客气了……”
假意推拒几番,夏氏心花怒放地收下了这些东西。
她美滋滋地想,果然之前顾氏说得太夸张了,这位姑奶奶哪有那么难打交道?
夏氏转头看了一眼跟汤传铭说话的汤母,心里忍不住得意。
只要哄好了这位,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宴席过半,汤母和夏氏一起去查看给汤传铭布置的居所,汤婵则笑眯眯地跟夏氏的两个儿媳凑在一起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