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在汇总了各国的需求后,李强得到的是一个明年需要中国味苏联极其盟国提供三亿瓶碳酸饮料与总价值不低于三千万卢布的膨化食品的订单。六千万卢布的外贸交易?!
新中国……不!是把整个民国黄金十年的外贸总产值加起来都没有这么高。
李强觉得有些眼晕,但是只用了几秒钟他就缓解了过来。“各位,我非常感谢各位对我们中国食品的喜爱。也非常希望中国能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做出自己的贡献。在这个大家庭中,我们当一个优秀的厨师也是很好的!”
李强的发言引起了苏联代表的赞许,嗯,中国人很识相。
他们把自己的位置放在社会主义家庭厨师的地位上,而不是想着做大哥二哥,这点很好。
不过接下来李强就话锋一转道:“我们很愿意为社会主义大家庭做贡献。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新中国是什么情况,相信大家看过《中国印象》也是知道的。虽然我们有璀璨的文明文化。但是在近百年的动乱中,我们的国家也是满目疮痍。国家的工业体系孱弱。”
“我们很愿意为社会主义大家庭出力,但是我们力有未逮啊。”苏联代表斜着眼看着李强:“曾先生,您是什么意思?”
“是这样啊。”李强清了清嗓子:“我们愿意为社会主义大家庭出力,但也希望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各位能帮着拉我们一把,好让我们能为社会主义做出更大的贡献。”
苏联代表拿起一支钢笔玩弄了起来:“所以您的意思是?”
李强图穷匕见,他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掏出一份文件递给了苏联代表。
“请看,为了满足社会主义大家庭对副食品的需求,我们中国愿意做贡献。只是需要一些小小的,微不足道的,不值一提的小帮助。”
李强说的很谦卑,苏联代表接过文件一看……化工厂、印刷厂、制糖厂、玻璃厂、铝制品厂、氧气制造设备厂、焊接厂……好家伙!
零零碎碎好几十家工厂生产线的援助需求!
苏联代表眼前一黑,他扶着额头低声喝问:“曾先生,您在从事外交工作之前的职业是银行劫匪吗?!”
李强腼腆的笑了笑,内心好奇:这苏联代表咋知道自己为上海工人暴动威胁银行家时做过炸弹呢?
哎呀,克格勃的情报部门果然厉害啊!
第六十四章送钱上门
其实在来和李强谈订单之前,苏联商务部方面就开过会。思考过中国现在的工业水平,觉得中国方面应该是无法满足苏联和加盟国的需求的。
所以中国肯定会寻求援助,苏联方面自己也拟定了一个援助的单子。
但是这份单子和李强提供的单子。不管是在数量上,还是在金额上都天差地别。
“道理我都明白,我知道中国方面现在产量无法满足需求。我们苏联方面也愿意提供帮助。但是生产汽水,你们为什么需要一条卡车生产线?!”
“啊,因为运输啊!同志你想啊,汽水生产出来,那么多的数量。我们总不能让工人一箱箱的扛到火车站对吧。卡车总是需要的。”
“那火车头生产线又是什么?!”
“因为我们国家火车运力有限。以后产能扩大,苏联方面需求扩大。我们的火车就很有可能不够用。所以我们需要未雨绸缪。”
“那化肥厂呢?!这和生产汽水与膨化食品有什么关系?!”
“生产膨化食品需要土豆、大米、面粉。为了提高粮食的产量,降低生产的成本,让更多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成员能享受到这样的美食。我们自然需要许多的化肥厂来提高粮食产量啊!”
“那化工厂……你是不是要告诉我,化工厂是为了生产食品包装袋?”“哎呀,您真聪明!”
李强竖起大拇指夸奖道。
反正李强打着扩充汽水与膨化食品产能的旗号,划拉了好几十个援助项目。
这和苏联一开始内定的几个援助项目完全不一样。
关键是中国方面虽然说是给钱的,但又并不是完全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