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逻辑,无懈可击。
黎晨放弃迂回,好奇问道:“那你那天,你怎么知道我在玩手机,知道我在群里聊天?”
左衡顿住脚步。
他为什么知道黎晨在群里聊天?
这个问题答案很简单,同时也很复杂。
真实答案是他猜的。
左衡不清楚黎晨家到底是什么情况,但他不自觉观察到了很多细节,那一天,不论是打开家门的时候,还是身处家中的时候,特别是在左衡说自己要走了的时候,黎晨看上去都非常的孤独。
明明有家可归,却活像个流浪猫。
事实上,如果左衡没记错,黎晨从没有称那为家,他的用词一直是:住处。
左衡离开时,莫名有种直觉,他猜测黎晨会想要摆脱那种孤独感,寻求与人的联系,而与人联系最简单的路径就是社交软件,像黎晨那样的好人缘,大概会参与热闹的同学群聊天。
于是左衡在回家路上破天荒打开了同学群,然后一眼看到了黎晨对他人品的称赞。
他猜对了。
却没有猜对的满足感。
左衡不傻,他能够察觉自己对黎晨的关注,他暂时还不会将这段关系称为朋友,但也已经超过了其他同学。
他不喜欢看到他人经历折磨,无论身体还是心理,自然不会喜欢看到黎晨经受孤独。
在同学群里聊天的黎晨是快乐的,他不再孤独了。可是,左衡认为自己有责任提醒打完疫苗明显不适的黎晨休息。
健康和快乐哪一个更重要?这或许是个艰难的选择。
左衡自然认为健康更重要,在群里发言劝黎晨休息也正基于此。但他不知道对黎晨来说是否如此,而他不能去问黎晨,没有人会喜欢被他人指出看上去很孤独,黎晨究竟是怎么想的,大概会是一个永远的谜。
所以现在,他也不能直白地回答黎晨:因为你看上去很孤独,所以我猜你会跟同学们聊天。
可他同样不喜欢撒谎。
左衡想了想,回答:“直觉。”
“哇,直觉?你居然是因为直觉?真的假的?”黎晨被这个完全出乎意料的答案逗笑了,“我有那么好猜?”
这个问题就很好回答了。
左衡想也不想:“有。”
黎晨不服抗议:“我才没有!”
左衡驳回异议:“你有。”
黎晨再次抗议:“我没有!”
左衡再度驳回同时不忘提醒黎晨:“你有。还有你该过马路了。”
“你怎么知道我该过马路了?”
“因为我知道你家在哪。”
黎晨一愣,笑了起来:“哦对哦!我都忘了……那,拜拜啦~你明天也走路上学吗?”
左衡看看天色:“不下雨的话。”
“那左衡同学明天见~”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