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只有一江之隔,但平遥府这边的饮食习惯和嘉陵府还是有许多不一样的。
他到了平遥府两日,见这边的人多以面食为主,平日里吃的也大多是馒头,饼子,面条之类的东西,而他们嘉陵府却更爱吃米饭,馄饨。
好在江云苓是个擅厨的,从前在家,他没事时便爱倒腾些吃食,是以无论是米饭,面条,还是烙饼,他都能做。馒头包子虽然以前做的少一些,但这些也不是什么难的,跟着学学也就会了。
灶房里的鲜菜确实没剩多少了,菜篮子只里有一把苋菜,一把豇豆,还有几个茄子、辣椒和几颗土豆。
墙角放了几个老南瓜,其中一颗已经劈开了切了四分之一,正是他们中午吃的那颗。
面缸旁边放了几个大的麻布袋子,江云苓打开一看,里头是一些晒干了的菜干子,想来这些便是兄弟俩过冬的口粮了。
除此之外还有两个鸡蛋和一小块猪肉。
不知道这鸡蛋是要攒起来拿到城里去卖的还是自家吃的,江云苓没有动,至于猪肉他就更不好碰了。
想了想,江云苓决定今晚做顿葱油面吃,再炒一碟土豆,苋菜滚熟了做成汤,三个人吃便足足得了。
洗干净手之后,江云苓便开始动手和面,趁着醒面团的功夫,他又到后院里去拔了几颗小葱回来,用清水洗干净,切成葱段,土豆削皮,切成细丝,余下的水再把苋菜也淘洗了一遍。
等这些都弄完了,面团也醒好了。
把面团擀成一张薄薄的面皮,用刀切成细条后再用手扯一扯,扯出来的便是一条条细长的面条。
江云苓把扯好的面条下进了热水里,一边下还一边用筷子把面条搅开,省的坨成一团。
面条烫好以后捞起来过一道凉水然后放在碗里备用,另一口锅则准备开始炸葱油。
做葱油面,里头的小葱得先用油稍稍炸一遍吃着才香,所以稍稍有些费油,不过好在家里油倒是不缺。
方才江云苓收拾灶房的时候看见大灶上头的木柜子里放了好几罐熬好的猪油膏子。
大灶生上火,江云苓先用木勺舀了一勺猪油在锅边抹了一圈,这样等猪油化开以后,整个铁锅也会变得油滋滋的,这个时候再往里下切好的葱段。
一条条细白碧绿的葱段在高温下很快变得焦黄酥脆,与此同时,葱的香味也跟着飘了出来。
把炸好的葱段夹出来铺在面条上,锅里余下的油,江云苓先用锅铲铲了一部分起来,余下的,倒一勺酱油,红酱油,最后再撒上一点糖,和葱油一起烧至滚烫冒泡。
“滋啦”一声,滚烫的热油浇在葱和面条上,葱油的香味飘散开,溢满整个灶房,再把烧热的酱料和面条一块儿拌匀,一盆油滋滋的葱油面便做好了。
霍青和霍文差不多是同时到家的,霍青要比霍文早一些。
板车上装着一头猪,推起来自然不像出门时那样轻松。
霍青揩了把额头上的汗,正想着今天天色有些晚了,等一会回到家再生火烧个饭,夜里估计得点上油灯吃饭。
一抬头却瞧见了远处从自家的烟囱里冒出来的青烟,很快又被吹散在风里。
霍青愣了一下,而后才推着板车往家里走。
离家越近,越能闻到从屋里飘出来香气。
大伯娘中午才来过一趟,晚上自然是不会再来了,这个时候,就只能是在家的江云苓做的。
闻着这个味道,霍青的喉结忍不住滑动了一下。
推开院门,他才刚把板车停好,霍文刚好也到家了。
一进门,闻到屋里的香气,霍文还以为大伯娘又来给他们兄弟俩做饭了,喊了声“哥”,随即问道:“伯娘今天又过来给咱们烧饭了吗?”
霍青摇了摇头,看了眼灶房的方向,轻声道:“应该是苓哥儿做的。”
闻言,霍文也愣了一下。
兄弟俩在院里说了会儿的话,霍文先回屋里去放他的书袋,霍青从院里的水缸里舀了勺水洗手,然后便到灶房去看,果然看到江云苓在灶前忙碌的身影。
没多久,霍文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