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在家门口便分开了,霍长宁要回家晾洗好的衣裳,说吃了午饭再过来。
只有江云苓一个人在家,午饭随意吃了些,他便开始规划起晚上要做的菜来。
大伯一家早早的就说好了要来吃饭,晚上这一顿自是要做顿好的。
早上霍青出门前还特地给他留了三斤肉在家,还说等中午回来时再带条鱼。
夜里人多,于是江云苓规划着用猪肉做个酱肉丝,鱼做成酸汤鱼片,再用腊肉和鸡蛋分别炒两个菜,荤菜应该就够了,余下的素菜就看着家里有的菜弄几个。
午后没多久,霍长宁便来了,手里还提着一篮子菜和一块豆腐。
霍长宁:“我娘说知道大青哥家的菜园子里没种多少菜,怕不够吃,所以叫我先带了点菜过来。小雪还在睡午觉,等她醒了我娘和我大嫂就带着她过来。”
家里的鲜菜确实没多少了,霍青也和他说过,要是大伯娘家送了什么东西过来便收下,回头他再送点别的回去,于是江云苓便收下了。
又问过霍长宁问过大伯一家喜欢吃的口味,得知他们一家和霍青都爱吃辣的,于是江云苓把原本规划好的菜又改了一下。
酱肉丝不变,毕竟霍文身子弱,吃不了那么辣的东西,其余的,酸汤鱼改成水煮鱼片,腊肉就用酸萝卜和辣椒炒一碟,鸡蛋做成辣椒炒蛋。
素菜就做一道清炒水芹,一道醋溜莴笋丝,再拌一碟小葱拌豆腐。
另外,大伯家霍启和林氏还有一个四岁的女儿,想着小孩子爱吃些甜软的,于是江云苓想着再添一道南瓜饼,这么多菜,应该就够了。
听说晚上有那么多菜吃,霍长宁一双眼睛都瞪圆了,随即又高兴的弯了起来,挨着江云苓笑道:“苓哥哥,你真好。”
江云苓也抿唇笑了一下。
那么多菜,准备功夫也不少,于是两人洗干净手以后就赶紧开始洗菜,切菜起来。
霍青是第二个到家的,还提回来一条鲜活的鱼。
霍长宁听见动静从灶房里探出了个脑袋来,见是霍青,笑着叫了一声:“大青哥,你回来啦!”
随即又弯起眼睛道:“今晚可是有口福了,苓哥哥要烧好多的菜呢。”
“长宁来了。”霍青应了一声,停好板车,又将木盆里的鱼端进灶房。
是一条黑鱼,还在木盆里游着水呢,看着有个两斤多重。
得知他一会还要走村去收毛猪,两人都让他赶紧去,别的活不用他收拾。
于是霍青喝了碗水,又推着板车收毛猪去了。
等下午日头没那么毒时候,李氏和林氏也带着霍芹雪来了。
江云苓洗干净手,去院子里迎人。
这还是林氏第一次见江云苓,她是五年前从别村嫁进霍家的,霍铁山和李氏都觉得大儿子性子太大大咧咧了,于是就给他说了个性子柔婉的女子做妻子。
霍启第一眼瞧见林氏时脸便红了,两人成婚后,霍启无论在外头怎么样,对着妻子的时候性子总会收着些,人也跟着沉稳了不少。
霍铁山和李氏瞧着高兴,待林氏也很好。成婚第二年两人就有了孩子,是一个姑娘,霍铁山和李氏也照样疼着,即便到如今还没有第二个孩子也从不说什么。
霍启也对这个女儿也疼得不行,平日里护的跟眼珠子一般。
林氏自己的性子柔,教出来的女儿也十分乖巧。
小姑娘乖乖的跟在她娘的身后,一双眼睛又大又水润,小脸红扑扑的,见了生人也不怕羞,林氏让她喊人,她便乖乖的叫了一声:“苓哥哥好。”
软软糯糯的声音听的江云苓的心都要化了,江云苓摸了摸她的脑袋,也笑着回了句:“小雪好。”
然后便拿出一碟他方才在灶房已经提前做好的南瓜饼,喂了小姑娘一个。
刚煎好的南瓜饼热乎乎的,南瓜本就有甜味,江云苓还加了点糖和面粉一起揉的,吃起来又香又甜还十分软糯。
小姑娘捧在手上先吹了吹,再咬了一口,随即眼睛都弯起来了,用小脸蛋蹭了蹭江云苓,直说苓哥哥好。
李氏和林氏见了这一幕,心里自然高兴,又听霍长宁说江云苓晚上准备做那么多的菜,李氏更是笑得合不拢嘴,直夸江云苓是个能干的,性子又好,说大青把人就在家是留对了。
要做那么多菜可不容易,于是几人闲聊几句以后便都到灶房帮忙收拾起来。
李氏操刀把黑鱼杀了,切成鱼片,林氏和霍长宁拿了个木盆洗菜,而江云苓则在木砧板上切菜腌肉。
至于小雪,平日里林氏在家干活儿时都带着她,她早已经习惯了,自己一个人搬了张小木凳子乖乖的坐在一边,不时再给四个人喂口水喝。
中途,收好毛猪的霍青还有在地里忙活完的霍铁山和霍启也都陆续来了,霍启还从家里扛了一麻袋舂好的稻米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