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即便如此,平头老百姓,生活也总有不顺心的时候。妇人夫郎求家人身体康健,书生学子求金榜题名,大姑娘和小哥儿求一份好姻缘……求什么的都有,寺庙里永远不会有缺香火的时候。
正想着呢,便见一个穿着碎花布衣裳的妇人领着孩子进了大殿里,先是给菩萨烧了一柱香,而后便往蒲团上一跪,嘴里絮叨起来。
她身边的小姑娘瞧着才四五岁的模样,虽不懂大人在做什么,却也学着她娘的样子,规规矩矩的跪着,神情懵懂,一双眼睛却又大又清澈。
霍青见了,不知不觉也笑了起来。寺中香火环绕,袅袅白烟叫他止不住的想起了他小的时候。
他娘以前也爱来三清寺烧香,尤其二月十九的菩萨诞辰。那时的庙里的人最多,他娘总会和大伯娘一块,两人半夜里便起来,从村里赶来烧香。
霍文自小身体不好,除了喝进嘴的汤药以外,他娘也会来庙里拜拜,再给全家人请一道平安符。
菩萨诞辰时庙里还会举行庙会,热闹的很。他那会还是个半大不小的皮子小子,求神拜佛的事儿他不懂,但哪里有热闹他便爱跟着去,于是也缠着他娘来过几次。
自从他娘走后,家里就再也没有人为他们做这样的事了。
——
大约一个时辰以后,江云苓出来了,怀里抱着一团黄布,布里包着两块长形的东西,显然是他父母的灵牌。
“霍大哥,我们走吧。”刚祭拜过父母,江云苓显然有些伤感。
霍青的眼神在他微红的眼圈上停了一停,而后点了点头。
两人再次向庙里的僧人道过谢,这才架着驴车往回赶。
到家时已过了晌午了,两人方才回来的路上已经在城里吃了些东西,江云苓将父母的灵牌放回自己的屋里,霍青准备去还驴车,要走时却被从屋里出来的江云苓喊住。
“霍大哥等等。”
霍青闻声回头看去,却见江云苓手上拿着的正是一枚平安符。
今天才想起了一些往事,叫霍青看见那他手里那枚平安符的时候愣了一下。
江云苓并不知霍青在想什么,将手里的平安符递了过来,笑容里有几分腼腆:“这是我方才在寺里求来的,你和小文一人求了一个,你带着,保保平安也好。”
他方才请完父母的灵位要离开时正好听见旁边路过的人说了一嘴,说这里的菩萨很灵验,于是他心念一动,停了下来,也替霍青和霍文求了一枚平安符。
虽是初冬,然而晌午这会艳阳高照,并不会觉得冷。
有风从山林吹来,不知怎么的,霍青仿佛又从这风中闻到了三清寺里那青烟袅袅的香火的味道。
他怔怔的看着江云苓手中的那枚平安符。
黄色的符纸叠成了小小的三角的模样,上头串着一条红绳。
这就是一枚非常普通的平安符,乡下许多人家里都有,里头携着对家人最美好的祝愿。
一股陌生的情绪忽然从身体里冒了出来,在霍青还没有意识到的时候,他已经自然而然的低下了头。
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自己也觉得有些尴尬,抿了抿唇,正想抬起头来,一双细白的手将串着平安符的红绳带到了他的脖子上。
江云苓脸也有些热,霍青朝他低下头的时候他其实也愣了一下,但还是近前一步,把平安符亲手给他挂了上去。
“霍大哥,希望你岁岁平安。”江云苓有些不好意思,却红着脸笑着对他说道。
艳红的红绳如同江云苓的脸一般。霍青握着那枚平安符轻轻的摩挲了一下,抬眸对江云苓说了句“谢谢”,而后将平安符妥帖的收进了衣裳里。
等晚上霍文回家时,江云苓也把求来的平安符给了霍文。霍文红着脸收下,同样挂在了自己的脖子上。
然而这枚象征着美好的祝愿的平安符却并没有发挥它的作用。
从三清寺回来后没几日,霍文因在来回曲湾村的牛车上着了风,当天晚上便发起了高热。
霍青不得已只能带着霍文再次去了城里一趟,又抓了许多新药。
这一日,见霍文的病终于稳定了一些,吃过午饭后便睡着了。
于是,江云苓便上山去打草,而等他背着一筐猪草回到家的时候,才推开院门,便听见狗崽在里头狂吠的声音。
江云苓心头一跳,连忙朝着霍文的屋里走去,却见那身影清瘦的少年蜷在床上,额上全是冷汗,一双手紧紧的揪着胸口处的衣摆,面部青紫,一副呼吸不上来的模样。
“小文!”江云苓惊叫一声,背后的竹筐落地,扑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