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那一轮圆月,贺存这下想到,快到中秋了。
中秋可不得吃月饼,他这个贺东家是不是也该给手下的员工准备点节礼,毕竟这也是他们来岭南的第一个像样的节日。
趁着大家都在,贺存也问出声,“中秋节,想怎么过?也不知道临安城有没有活动?”
“有的,我看到官府前几日都在维护治安了。”贺轩放下筷子。
“那我们在村里吃完饭,下午回去?”贺心怡建议。
“我看行。”贺存也想带孩子们去凑热闹。
见大家没什么异色,贺存直接敲定了这个方案,节日气氛都在这里了,脑海中又冒出来了不少想法。
如果利用得当的话,临安城的生意应该会顺势起来,于是当天晚上,贺存点灯提笔开始写策划,天时地利,加点儿人为因素,水云阁的销路绝对好。
“那我这几天做些月饼。”余姨娘带着笑意。
“行,叫上川婶子他们,多做些。”贺存想着,还是得给自己的手下发些福利。
过几天杀头猪,两斤斤猪肉,两斤土豆,再从贺云那里拿上一些瑕疵品的布匹,一家分些,至少得把这个气氛搞起来。
临近月底,贺存找了村里的杀猪匠,嘎了一头黑色大肥猪。
在案板上切开后,三尺厚的白肉,随着屠夫手里的刀,一晃一晃的。
村民们都挤上来凑热闹,看到这么好的猪肉,大家纷纷出声询问,是否贩卖,得到都否定的答案,还是有不少人不死心。
贺存家的猪,平时养的有多好,大家都看在眼里的,这白肉要是割上一刀带回去,家里又有一段时间不愁吃油了。
看到他们眼里的期盼,贺存想了想,还是没有答应,也没有多少,不过就是一头猪的事儿,可有些事开了先河,之后就不好收场了。
再说了,他今年给这个村子带来的收益,足够这些人过上一个好中秋。
即便是原先村里吃不上饭的困难户,如今基本上都能吃上热乎的饭了,要说集体脱贫为时尚早,但不少家庭的经济提条件都有了不少的改善。
他又不是圣人,做力所能及的事即可,这天下困苦,水深火热的人不计其数,可不是一个人就能如何得了的。
虽然贺存没给村民们杀猪,但是那一盆子的新鲜猪血,被村里的席面大厨给当场做了两大锅的酸菜猪血,又割了新鲜肉,招待前来帮忙的人。
川婶子在一边帮忙,将所有礼品都分配好,放在贺家的院子里。
就等明天早上或者今天晚上,开始给各家各户开始送礼。
白云村宿舍区的家侍,节礼就是两斤肉、一匹瑕疵布,还有一罐子蜂蜜,这礼看上去比村民们走亲戚都贵重,毕竟这些人若无意外,可能就跟着自己一辈子了。
至于酒楼里的人,那是贺心怡的事儿。
商行里的李群、张瑞、张勇,柳江柳河这些人,以及从流民区选出来的人,贺存都按照村里的节礼走,再给包了二十文的红封。
这些人算是自己的骨干成员,以后得跟着自己打江山的,现在可得将人笼络在身边。
至于店里的其他人员,都当天发十文钱和一斤肉,以视节日津贴。
一番操作下来,这临安城的打工人没有一个不羡慕能去贺家当小工的人。
每周休息一天不说,不忙的时候基本上都在休息,不像他们这些人一个月只休息一天,老板还看他们不顺眼,动不动就会被扣钱。
不少人暗中观望贺家店铺的招新工作。
在店里工作的人也无一不感到庆幸,当初做下的决定。
中秋佳节,临近傍晚的时候,街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大人小孩人挤着人,彩灯挂了一条街,就数贺家的店铺最喜庆,不仅仅是店员无意间的神色,店里的活动多,折扣力度大,吸引了不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