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祝明璃都在理账,需要交接的东西不少。
通过账目,祝明璃弄清了沈家的收入和支出都在哪,也就把沈家的事务摸了个大概,攒了一堆问题等着问沈令仪。
虽然沈令仪看上去是个过分柔弱的小姑娘,但祝明璃并不看轻她,不懂的就问,立契买仆到雇工,从年例置办到时新采办……这些问题系统可不会替她解答。
谈到熟悉的领域,沈令仪也渐渐放松下来,尽量替祝明璃解答,不懂的也会坦诚告知。
“这些人都是军中退下来的。圣上心善,但很难面面俱到,战场伤残的士兵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拿到朝廷给的抚恤金,除籍归农,有遗漏的兵丁,沈家也会尽量给他们安置去处。这些跟在祖父、父亲、二叔身边的士兵不愿意离开,便会立雇工文约,在府内、老宅、田庄这些地方帮忙。”
“置办采买都是按照以前的惯例来的,没怎么换过行铺。不过在我执掌中馈的时候,换过衣料采买的商行,之前商户送来的料子越来越次,便跟着礼部王侍郎家一起换了。”
祝明璃一边记笔记,一边问:“你和礼部王侍郎家的女儿有交情?”
沈令仪点头,脸上带起点笑:“是的,幼时就与她相识了,不过如今关系没有以前亲近了。”长大后要考虑的东西太多,哪怕性情相和,也不一定能一起玩儿了。
最后一句话说的百感交集,跟个沧桑的大人一样,祝明璃失笑:“让你的小姐妹们过府来聚聚,不就重新亲近起来了吗?”
沈令仪摇头,接手中馈后她忙得焦头烂额,很少有闲情雅致参加聚会,别说举办聚会了。
这事儿听着简单,但从大方向的布置场地、敲定席面、安排下人等,到细节的菜肴摆放、奴婢衣着站位等等,每一项都要过目,细致到头疼。也只有那种常办宴席,早已形成一套章程的管家者能少操点心。
如今她把中馈交出去了,心知其中的劳累,又怎么好意思麻烦三叔母呢?
祝明璃倒是觉得举办聚会这事儿挺有意思,而且她既然打算“开源”,经商就少不了营销,这种闺秀聚会可不正是一个好渠道嘛。
“等我把手上这些事理顺了,咱们挑个日子办个聚会,随便选个由头。”祝明璃一边写府中人员进出的新规矩,一边道,“你给我写个名单,忌口、爱好什么的都标上,我好拟个章程,如何?”
沈令仪瞧着她一心二用,不得不佩服。说不想举办宴会是假的,她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点头:“好,那就麻烦三叔母了。”
她们在这边聊天的功夫,沈母去娘家请来的账房们终于到了。
沈府从上到下也没想过这事儿能闹得这么大,账还没查,已有人去沈母院里跪着认错了。不过说来说去只是一些小错,扒着沈府吸血这么多年,怎么敢全盘托出?
贪污主人财物以卑犯尊,无论是私刑处置还是送官,都会丢命。
祝明璃并不打算插手,只等沈母拍板做最后的决定。
但光是这一手就足够敲山震虎了,现在府里都知道这位新主母可不是吃素的。
只是祝明璃等了许久,也没见到名望度升到lv2,看来经验值没那么好刷。
提升名望大概率是和治家挂钩的,绝非一日之功。光是想一套成体系的规矩就足够令人头疼,要做到僮仆循礼、闺阁整肃,就要从层级制度、激励机制等各方面入手,结合实际一点点推行。
写到奖惩部分,祝明璃控制不住地写下“绩效考核”四个字,忽然有一种自己淋过雨所以要把所有人的伞撕烂的感觉。
主母真是个综合学科,才用到了财务会计的知识,又要开始人力资源管理了,这样看来,现代豪门大管家是最适合穿越的人才。
在沈母做出处置决定前,她什么都做不了,毕竟人员没换血,再怎么立规矩也没用,所以这些日子她只能把自己的小院管好。
她院子里用人简单,不需要废多大心力,而且她不打算事事都过目,把管理责任分散出去,多找助手才是她的目标。
用完晚膳后,一直瞅着时机的绿绮终于上前来交代自己想出的章程。
明明只是分配吃食这一件事,却让她体会到了大丫鬟的权力。从上午开始,一直有人朝她献殷勤暗示,就差围着她捏肩揉腿了。
她心思细,遇到这种情况反而比以往更冷静,一整日都在仔细思索这件事,终于在傍晚才有勇气向祝明璃汇报。
绿绮的想法很简单,小院里的日常活计不存在“论功奖赏”,所以最好按品级轮流进行分配。同时为了激励小丫鬟们,也会按照“多劳多得”,半月或者一月进行奖励。
当然,每日食材有限,并不会有太多多余的食物,此举更多的还是让绿绮练练手。毕竟无论是沈府还是曾经在祝府,每日多余的菜不是被胆大的婆子贪嘴,就是倒了。
祝明璃点头:“那这事儿以后你就负责盯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