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谎言男人 > 苹果青黏(第1页)

苹果青黏(第1页)

莫怿问叶秋:“你想吃什么?”

她说了个饭店的名字。

莫怿笑问:“你也喜欢吃那家吗?”

叶秋扬了扬唇角,垂首说:“已经很久没吃过了,今天突然想起来。”

那是当地还算出名的一家店,做家常菜起家,特色菜肴是一道花雕醉鸡。

因为味道好,价格实惠,用材新鲜,所以多年来生意红火。

接二连三地开了三四家分店,听说新店已经筹备到了外地。

叶秋从前就爱和方释然去吃。

在那家店首店刚开业的时候,常常光顾。

最早的那家店,开在方释然家附近,是一间小小的门面房。

后来生意做大了,老板也没抛弃最初发家的地方,把隔壁三家店铺,还有二楼的商铺一并租了下来,装修之后成了总店。

叶秋只在一间门面房大小的时候去过。

因为店铺在扩张装修的时候,她就失去了他。

*

多年前,方释然家和曹桂花家住在同一个单元楼里。

那个小区始建于八九十年代,是多期开发的一批楼房。

早年间,小区的命名方式往往与年代的特性有关。

八十年代时,很多小区以道路命名,如黄山路、光华街。

或是用大院和宿舍,如市政大院、海关宿舍。

一个便于记忆和寻找,一个反应了当时住宅分配的性质。

而到了九十年代的福利房时代,则流行以“村”来命名,如团结村、北梗新村。

曹桂花家的小区,便取“新村”。

那“新村”很大,板塔结合的多层步梯住宅,林林总总加在一起,一共有七十多栋,每栋至少三四个单元。

人数之多,确实与“村”无异。

“新村”的一边紧挨着一条穿过城市的老旧铁路。

那条铁轨非主干道,经年下来早已废弃,只偶尔有几辆运货的列车缓慢地驶过,带起尘土飞扬。

读小学时,叶秋经常去曹桂花家。

因为她的小学就在那“新村”的一角。

从她家沿着铁路走到“新村”,再穿过整个“新村”,便能到达学校。

每天中午放学时,叶秋会去曹桂花家吃午饭。

她家里的运气似乎不太好。

父母下岗,学历都不高,且没什么本事,更没有厉害的人来帮衬,只能打工勉强维持生计。

他们工作很忙,常常顾不上照看叶秋。

年幼时的叶秋会被他们反锁在家里,一个人不知怎的,或是对着布娃娃自言自语,或是看着对面楼房墙壁上的藤蔓慢慢攀爬,过上一天又一天。

到了读书的年纪,她被分配在了“新村”里的那所小学。

那个年代,小饭桌还没有流行起来。

李亚美给曹桂花交伙食费,一个月四五百块,每天帮忙接孩子,管中午和晚上一顿饭。

两家其实离得不算远。

但顺着长长的铁轨,成年人要走上二十多分钟,遑论孩子。

铁轨旁是自建房,有小小的院子,院里拴着看门的大黄狗,很凶。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