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罗氏便打发小厮往国公府送了信儿。
彼时江夫人正在荣喜堂给老太太侍疾,等回到月华院,听孙妈妈说起姜家长女已经回家的事,江夫人难掩疲惫的脸庞绽出笑意,匆匆喝了碗汤药,便去了长子的静思院。
春末夏初,天光晴好,国公府开阔疏朗人丁兴旺,花草绿树繁茂葳蕤,嬉笑说话的声音隐约从各处宅院中传来。
惟有静思院如遗世独立,海中孤岛,默然矗立于府邸西跨院的东南角,院中不见一花一草,不闻一句人语。
站在静思院外,江夫人捂唇闷咳几声挤出肺腑不适,尽力做出一副轻松模样,方抬脚迈进了门槛。
贺晋远的小厮石松与南竹一左一右守在正房门外,屏气凝神,静默无声。
遥遥看到夫人朝院中走来,两人遥遥弯腰拱手,江夫人微微点了点头,示意他们不必多礼。
“少爷醒了吗?”
江夫人的声音极轻,像是怕吵醒了房里的人,南竹踌躇片刻,不知道该怎么回话。
少爷极少叫他们进房,屋里也从没点过灯,有时候已过了深更半夜,还会有轻微的响动传来,是以他不清楚少爷到底是睡了片刻,还是默坐了一晚。
“回夫人,少爷还没让小的进屋伺候,小的也不知道。”他挠了挠头,如实回答。
江夫人没说什么,轻轻挥了挥手示意他先退下。
准备去姜家下聘的事,她是要来知会儿子一声的,可想起上次劝他娶妻时的不欢而散,她不禁锁紧眉头,一颗心紧紧揪了起来。
房里没有动静,兴许长子还睡着,江夫人在房外默默站了一会儿,极轻地叩了两下房门。
“远儿,娘来了。”
屋内响起轻缓的脚步声,吱呀一声房门打开。
贺晋远一身黑袍立在门扉旁,黑色缎带覆着双眸,苍白脸庞沉冷如冰,姿态疏离而冷淡。
昳丽日光洒落门扉廊檐,清隽瘦削的身形却笼在暗影中。
江夫人忙笑了笑,道:“晋远,你昨晚睡得可好,是刚醒吗?”
贺晋远没有作声。
看不见日光,四周永远漆黑一片,对一个眼瞎的人来说,无所谓什么时候睡下什么时候醒来,更何况,即便偶尔睡下,也会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母亲找我有事?”他默然片刻,声音极淡地问。
儿子高大的身形看起来又清瘦了几分,江夫人心中泛起阵阵酸楚的疼意。
她快走几步过去,想要扶着他回房,贺晋远却已拂袖转身,循着来时的路走到房内,摸索着椅背落座。
他坐在椅子上沉默不语,江夫人勉强笑了笑,在他对面坐下,轻声说:“儿啊,姜家那边我已下定了,那姜姑娘从老家回来了,娘打算回过你祖母、祖父,尽快选个好日子去姜家下聘。”
贺晋远唇角抿直,苍白修长的手掌握紧扶手,手背青筋隐约浮起,用力到指节都泛了白。
此前母亲曾提及过与姜家定亲的事,他已断然拒绝,没想到母亲竟又瞒着他下定,现下还打算去下聘!
“我说过不会娶妻。”他冷声道。
江夫人喉头一噎,鼻头泛酸,泪水差点夺眶而出。
儿子不娶妻,这如何使得?且不说这是公爹的意思,忤逆不得,她也一直盼着他早日娶妻,身边好有个知冷知热的贴心人照顾。
再者,她的身体近几年却越来越不中用,万一哪天闭眼咽气撒手人寰,怎么能放心得下他?
江夫人还想再说些什么,贺晋远已负手起身。
他默然深吸口气,开口时嗓音如山涧冷泉,泛着不容拒绝的冷意。
“我不会娶妻的,还请母亲以后不要再自作主张!”
听到这些话,江夫人的心似被油煎火烤一般又闷又疼。
冲着长子的背影,她有些哽咽地道:“儿啊,你别生气。姜家那边已下了定礼,等娘想个周全的法子,既退了婚,又不必让姜家难堪。”
那单薄而挺拔的背影停驻一下,到底没说什么便转身离开。
回到月华院,江夫人屏退屋里的丫鬟,坐在里间的美人榻上捏着帕子默默垂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