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千道一万,我想要高嬷嬷陪着我还不是为了咱们家,若是嬷嬷不陪着我,万一我在公府闯了祸被休弃,丢人的还不是姜家?依我看,我就不配嫁到公府去,妹妹比我聪明,比我学问好,又知书达理什么都懂,还是让她替我嫁去算了。。。。。。”
罗氏气得咬牙,恨不得上去捂住她的嘴!
她怎舍得她的薇儿嫁给一个克妻的瞎子!
长女虽然有些胡闹,所言却并非毫无道理,姜鸿想了个两全之策,与罗氏商量道:“安姐儿出嫁时,就先让高嬷嬷陪她去公府,等她在那边立稳了脚,再让嬷嬷回来,这些时日,少不得你多辛苦一些。”
丈夫的话说到这份儿上,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更合适的嬷嬷来,罗氏脸色变了几变,只得点头道:“那就照老爷说的办,让高嬷嬷先去三个月,三个月期限一到,就让她回来。”
转眼到了出嫁这一天。
一大早,姜忆安便被香草轻轻推醒,提醒她起床梳妆,换上嫁衣。
给新娘子梳妆的妆娘也早到了,在海棠院外等着。
来之前她听闻姜家长女在乡下长大,原以为是个相貌粗陋的村姑,谁想到进屋见到真人,生得纤细高挑,雪肤花貌,俏鼻樱唇,未施任何脂粉的脸庞明媚俏丽,比那貌美的二小姐还要令人惊艳数倍,竟直叫人移不开眼去。
姜忆安往妆台前坐了,妆娘垂眸敛目认真为她描着眉,这边妆面还没画完,高嬷嬷与罗氏一同走了进来。
陪大小姐去国公府,高嬷嬷自然是不乐意的,不过大喜的日子她也不敢摆脸色,只冷着张老脸耷拉着眉眼。
罗氏也不高兴,脸上勉强挂了抹单薄的笑意,看到长女正在妆扮,那张鲜艳明媚的脸与死去的苏氏越发相似,心里登时更加不自在了。
她朝高嬷嬷使了个眼色,高嬷嬷便将手里的册子放到姜忆安面前,道:“大小姐,这是新婚夜圆房时要看的东西。”
罗氏清了清嗓子,对长女说了几句无关痛痒的叮嘱的话。
“贺公子双目失明,不便出门,想来今日不会来接亲,你别多心。”
“嫁到国公府后,好生孝顺长辈,伺候夫婿,收敛收敛性子,不要与人吵嘴打架。”
“成婚三天后虽有回娘家的规矩,但你父亲要出一趟公差的,你不用回门了,等你父亲回家了,你再带着姑爷回来探望我们吧。”
姜忆安一一点头应下,灿然笑道:“多谢父亲母亲,还有多谢祖母,等爹回来打发人给我送信,我就回来探望你们。”
罗氏无声冷笑,暗暗翻了个白眼。
她那夫婿克妻,以后她能不能回来还未知呢!
将要嫁人,嫁妆也真正到手,姜忆安心情大好,对着镜子哼着轻快的小曲儿,罗氏听着刺耳,不欲多呆,让高嬷嬷撂下册子便回了吉祥院。
要是自己亲生女儿出嫁,她少不得会让嬷嬷细细嘱咐圆房时该注意的的事,可长女不是亲生的不说,还屡屡给她添堵,要不是担心外人指责她这个继母刻薄长女,落下不好的名声,她连这册子也不会给她!
姜忆安好奇地拿过册子看了看。
这册子是蓝色封皮,也不知里面是什么东西,她想要翻开一页瞧几眼,妆娘却提醒道:“大小姐莫动,我要给你涂口脂了。”
姜忆安只好保持着笔直的坐姿,方便妆娘抹唇,只是一时腾不开手去翻书册,便让香草先把册子收到了宝贝榆木箱子里。
妆容画好,换过嫁衣,张灯结彩的姜府门外,鞭炮声噼里啪啦响了起来。
国公府差人来接亲了。
姜忆安手里拎着红盖头,让香草提好她的宝贝木箱,主仆两个正要一前一后出门,突然咚咚咚跑进来一个传话的仆妇,急忙拦住了她们。
“大小姐,现在不能出门,贺公子来了,要等他进门来接你才行!”
姜忆安闻言顿住脚步,秀眉讶异地挑了起来。
她那瞎子未婚夫不便出门,竟亲自来接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