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这可是《录图书》啊,跟唐朝的《推背图》一样神奇,能预言未来,你不好奇吗?】
【当然好奇。《录图书》原版在后世早已失传,但仅‘亡秦者胡也’这一句预言就足以证明其含金量。当然,也有传闻说此书是卢生为了躲避秦始皇对他没有找到长生不老药后进行惩罚而编撰出来的。毕竟按照当时的社会背景,中原当时遇到了匈奴入侵,匈奴在秦国时,正是胡人,且中原旁边就是秦国腹地,二者极近,匈奴随时有可能打入秦国,就算没有卢生这个预言,秦国也一定会北上打匈奴的,卢生只不过顺水推舟,转移秦始皇注意力罢了。】
它话刚说完,卢生整个人颤了颤,谁,谁在说话?他怎么知道那是他编出来的?
旁边蒙毅也注意到了卢生身上发生的动静,微微眯起眼,或许真叫后世那古怪声音说中了,此寮居然真敢欺骗陛下?
很快,那女子声音又再度出现。
【这样啊,那秦国打匈奴打了几年啊?】
【打了一年,蒙恬率领30万精锐大军,对匈奴进行了防御反击,并以极小的代价收服了河套地区。且这30万大军大概率就是后面扶苏监督的那30万大军,后续这30万大军也都参与了修筑万里长城的工程。】
【啧,大汉你怎么回事啊,你和秦国也就相差5年,怎么秦人打匈奴就轻轻松松呢?可大汉呢,轮到第五位皇帝汉武帝才算是打痛了匈奴,你大汉不行啊。】
不得不说,当秦始皇和众臣听到蒙恬打败了匈奴后,心中骤然一松,甚至还有愉悦。
可等后面那女子又说秦朝后面那个大汉轮到第五位皇帝才打痛匈奴,大秦的皇帝到官员将军们,那叫一个通体舒畅啊。
合着你们大汉继承了我们大秦的天下,也没有多厉害啊!
秦朝官员们心中甚至隐隐有种优越感,有种还是‘我大秦更强大’的心态。
但下一秒就听到那古怪的声音。
【要辩证看待历史,秦始皇和汉武帝是整个历史上前三的优秀皇帝,但匈奴最优秀的皇帝冒顿恰好在两者之间建立功业,秦始皇去世时,冒顿刚好杀父自立,之后就开启了自己雄伟的一生,他一统草原,建立匈奴帝国,这时候正是匈奴最巅峰的时期,而汉王朝因为开国皇帝和古代四大名将中排行第二的兵仙韩信产生了矛盾,将其软禁,以至于汉王朝并没有迎来军事方面的巅峰生涯,为此,开国皇帝被匈奴包围七天七夜,最终惨败而归,史称‘白登之围’。】
【直到冒顿死后,又过了78年,汉王朝下一任继承人出生,渐渐才有了向匈奴发起复仇的资格。同时,汉王朝再度迎来了古代四大名将里的最后两位名将,人称帝国双壁的卫青和霍去病。这一次,汉皇并没有像高祖那样,和自己的大将军发生矛盾。反而对两位军事将星给予了极大的信任,两人率军接连打击匈奴,才压缩了匈奴的生存空间,间接导致匈奴帝国崩塌。】
【再此分析,不管是秦始皇时期的匈奴还是汉武帝时期的匈奴,虽然面对的都不是最强的匈奴,但汉武帝时期的匈奴继承了最巅峰匈奴王朝的遗产,虽然相对弱势,依旧是一统草原的匈奴帝国。而秦始皇时期面对的匈奴,则是并未完成统一的匈奴。二者的战斗力,平心而论,还是汉武帝时期遇到的匈奴更强劲。】
秦始皇最初听到自己居然是历史排名前三的皇帝,还吃了一惊,毕竟这时期的秦始皇因为一统六国,且重劳役,秦法严苛,名声并不好。尽管他自己祭泰山时称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但真没想到他居然在历史里还能排进前三,这至少说明,他这个皇帝在后世人眼里干的还不错。
但紧接着听到那声音,秦始皇敏锐的注意到了一个名字。
兵仙韩信。
即便秦始皇求长生、到处寻访仙人,也不认为兵仙二字是真正的仙人,那么对方的名字必然就是韩信了。
按照先前那女声说大秦和大汉只差5年,二世执政三年,那么韩信肯定早早出生了,就是不知道对方如今几岁了。
但秦始皇已经记住他了,决定在全国找到此人,并给予重用。
这大汉开国皇帝能和自己的大将军起冲突,宁愿输给匈奴,也不让他打仗,想必二者有着无法开解的矛盾,既然如此,此人吾大秦便要了。
后面,当秦始皇听到汉武帝时期,迎来了古代四大名将里的最后两位,不得不说,秦始皇心里也有点不得劲儿啊。
好你个汉王朝,古代四大名将,你就拿了仨,其中排行第二的那位还不好好对待?
当年蒙恬还没成长起来,王翦将军老去,以至于秦始皇都担心国内大将后继无人。
就在秦始皇心里不是滋味时,那女声又道。
【这样啊,我隐约记着大秦是不是还打百越了,是在匈奴前面,还是匈奴后面打的啊?】
【是在打匈奴的四年前,在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率领五十万人南征百越,但很可惜百越并不好打,秦国损失了几十万人,主将屠雎也被杀,损失惨重。秦始皇吸取教训,开凿灵渠,解决大军后勤运输问题。当蒙恬打败匈奴后,同年,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遣任嚣和赵佗率军攻打百越,最终平定百越,扩大疆土,此举也为后世版图奠定了基础。】
秦始皇听到这段话后,眼前瞬间一亮。
四年前打百越损失惨重不说,屠雎还死在了百越,这让秦始皇生恨百越。
好在现在终于听到了好消息,过些日子他就让蒙恬率领30万去打匈奴去,匈奴已经快接近大秦腹地了,不得不防。
如今虽然已经派人挖掘了灵渠,但尚未挖掘成功,大抵还有一年时间,足以让他明年派任嚣和赵佗攻打百越。
就在秦始皇想的很美好时,那女声再度开口。
【哎,我看过一篇论文,分析秦国灭亡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有秦朝在一统六国后,没想着对内安定黔首,光想着对外打仗了。尤其是打百越,也不是非打不可的嘛。再说了第一次打不过之后慢慢打呗,那么急干嘛?你看人大汉,打不过匈奴,愣是等了五代皇帝才打赢。类似的战争,搁秦始皇手里,根本等不到五代人,五年就打赢了,还是彻底的打赢。可打赢的代价,就是国内黔首们受不了了这种高压统治,最后为秦灭亡埋下了伏笔。】
霎时间,整个朝堂都惊呆了,尤其是秦始皇,此刻大脑一片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