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书渺和四公主其实接触并不多,仅限于在寥寥几次宴会上的碰面交谈,唯一一次私下接触就是去年她让人给孟书渺送了一件她母亲做的大氅。
当时那场宴乐结束之时,孟书渺披了巽娘给她缝的大氅正准备离开,正巧被宝安公主正面碰上。
宝安公主行六,乃皇后嫡出,平日里骄纵跋扈,这老六按她爹后宫嫔妃的位份等级划分,规律性地鄙视一切庶出的兄弟姊妹,而孟书渺正好位于她鄙视链的最底端,当天她心情不错,只是指着孟书渺披在身上的大氅捏着鼻子嘲讽道:“真是什么穷酸货都往这儿扑,也不知是打哪个乞儿身上扒下来的,一股子味儿,熏人!”
当时四公主就在旁边。
其实就是孟书渺的披风因布料不是很好,多洗几次有些脱线泛白。
孟书渺回去后没多久,四公主便悄悄地送来了一件新制的大氅,外料是丝绸的,绣纹精致漂亮很适合年轻的姑娘家。
两人正轻声聊着,忽而听得殿外传来内监嗓音尖利的高唱:“陛下至!太后娘娘至!皇后娘娘至!”
原本热闹喧哗的大殿霎时安静了下来,所有人俱是忙不迭回到自己的席位,纷纷撩开衣摆下跪,躬身敬候圣驾。
孟书渺叹口气,认命地随着众人一道下跪,她跪在后殿门与桌案中间狭窄的过道上身体悄悄往后挪动,不着痕迹的调整方位,利用桌案的遮挡将自己的存在感降到最低。
匍匐跪在冰凉的地面上,头埋得很低,敛目垂头跪得端正,孟书渺变听得一个充满威严的中年男音说了句:“起罢。”
众人谢恩起身回坐。
卫明帝瞧着年约四十有余,精蓄髭鬚,略宽圆脸,头戴帝冕,敦实的中等身材,若光看身形,倒是与这个年纪的普通中年男子无意,但一身赭黄冕服加身,常年居于最高位之上,那股不怒自威的上位者气势叫人心生敬畏。
只见他龙袍下摆一撩,大马金刀地往上首正中的龙椅上一坐,满含威严的视线将在场扫视一边,而后沉声开口:“今,逢新春黎明之至,朕聊思当年之忆,吾以仁义之志为期,太平德良之室,民生安禄……”
气势如虹的声音在偌大的宫殿里散开来,孟书渺坐得最远,等飘到她耳朵里的时候已经带了些回音,辞藻华丽的骈文语,她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听了个大概,大白话的大意就是:啊呀新的一年即将来临,回顾旧年,我可真是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啊巴拉巴拉,在我领导下百姓日子过得多好巴拉巴拉,我很自豪巴拉巴拉……
切!
死老登睁眼说瞎话,真会往自己脸上贴金,瞧这牛批吹的,城外灾民都已经开始人吃人了,北边还正打着仗,东边海域听说水匪和倭寇也不少,西边也不安稳,就这?
观四下无人注意,孟书渺又快速往嘴里塞了颗枣子,巽娘说这种枣子排盘一般就是为了宴席餐前美观用的,等上了正食就要撤下去的,她得抓紧多吃几个,补血补血补血。
明帝冗长发言终于结束,喘口气的间隙,就见男宾席中一人出列站到正中,对着明帝躬身一礼,神情激昂,朗朗发声:“圣人受眷天命,陛下圣明,隆恩仁德,臣等愿竭尽臣民之所能,报陛下圣恩!”
震耳发聩,荡气回肠。
不知又是谁带的头,在场所有人又再一次呼啦啦站起身,再次开始行跪拜叩首大礼。
孟书渺咀嚼了一半的枣子差点卡嗓子眼里,她有点手忙脚乱地跟着一块起身,随着大伙儿一块跪下。
就是这下跪也可有讲究了,像这般正式的重大场合需要行跪拜大礼,按礼仪要求,稽首、顿首、空首,须双腿完全屈膝下跪,左右手上下交叠放于膝前,以手抵额缓缓叩首,整个人以跪姿趴匐在地,不能塌腰撅腚,得趴得好看,趴得庄严肃穆,又要谦卑恭逊。
孟书渺被巽娘来回教导过无数次,也这般对着那些人跪过不知几回,但她还是不习惯。
“陛下隆恩,国运昌盛!”
“陛下隆恩,国运昌盛!”
她埋头跪在角落里,混在一群人中间口齿含糊地跟着滥竽充数,说实在她是挺佩服这些人的,就跟事先排练过似的,行动统一口号一致。
金砖铺陈的地面冰凉有坚硬,孟书渺头埋得很低,低到可以在光可鉴人的地面上清晰地看到自己面容的倒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