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眼光长远的房东。
“并不只看着房租。”
辛远:
“……请不要随便拔高我的人设高度。
“我只是希望我自己的生活环境舒适一点而已。
“适当地让利租户也只是为了达成这一核心目标。
“关键是,我收的房租一直完全满足我的生活所需及存款目标。
“如果对待租户们更苛刻一些,我收到的房租是可以增多少许,但我为此付出的心情代价、与租户们的勾心斗角会让我觉得更亏。”
齐促辉:
“本质上就是没穷过,所以才有底气将自己的心情而非金钱放在第一位。
“像我就是穷怕了。所以别说心情,我连健康都可以部分牺牲用来交换金钱。
“天天都在赌自己的身体会垮得循序渐进,而不会猝死。”
辛远觉得齐促辉说得很对。
他们辛家的这两代人确实是没吃过穷的苦,所以才总是大手大脚地将一笔又一笔钱赔出去。
相比辛家的其他人,辛远只是少赚点,已经堪称节俭了。
辛远再次确信自己果然是家里最后的底线。
虽然辛远将自己楼的天台打理得很好,但因为楼里没电梯,想上天台就必须先爬七楼,所以除了辛远楼内的高层租户以及不放过任何可以养花种菜地方的几人外,平常到天台上玩的人也不多。
一般差不多就只跟常去天台的猫的数量持平而已。
甚至连辛远自己,除了定期上去检查安全设施外,通常也更喜欢在楼外的院子里待着。
不过天台有一个好处是院子比不上的:视野。
虽然老房子只有七楼,不算太高,但因为方圆几百米内比这更高的楼有限,所以可见范围依然相当不错。
能看到小学操场里闹腾的小孩、菜市场里或匆匆忙忙或挑剔细致的摊贩及顾客、街道上的车辆行人、快递点外大大小小的包裹等。
比起走在地面上时,能看见的更多,但能听见的声音更少,二者是完全不同的感受。
而且天台的空气似乎也比地面的清爽很多。
有严谨的租户说:
“不是‘似乎’,我测过,天台的空气质量确实比一楼的好。”
“这也可以理解,像是汽车尾气、餐馆油烟什么的,都是在一楼那个高度产生的。
“虽然那些污染会飘向高空,但飘的过程中会被空气稀释,所以我们在七楼之上呼吸到的空气肯定更好。”
辛远:
“可得了吧。
“我们这儿虽然不是市中心,但距离郊区也差不多有二十公里。
“也就是,以我们这儿为中心画个半径二十公里的圈,圈内挤满了城市废气。
“它们能怎么被稀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