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大唐之九千岁 > 第 4 章(第1页)

第 4 章(第1页)

此时已近亥时,更夫的梆子声刚在巷尾敲过,主街却半点没有要静下来的意思。

灯笼串成的长街还亮得像条火龙,卖糖球的摊子前围满了孩童,糖丝在灯影里拉出晶亮的线;戏台子上的花旦正唱到紧要处,水袖一甩,台下的叫好声差点掀了棚顶;连平日里早早收摊的画舫,都在河面上漂着,舱里的灯影映在水里,随着船身轻轻晃,倒像把半条河都染成了暖黄色。

百姓们哪有半分倦意?老人们揣着手站在戏台前,跟着调子轻轻哼;年轻男女提着兔子灯并肩走,影子在地上挨得近近的;连刚会走路的娃娃,都挣脱大人的手,追着飘在空中的孔明灯跑,笑声脆得像银铃

前方的灯谜摊子一字排开,红绸条上写着墨字,在灯笼下晃悠悠的。其中最靠里的那处,竟围了里三层外三层——有人踮着脚往里头瞅,有人捧着刚猜中的绢花往外挤,还有人对着绸条皱着眉,嘴里念念有词地琢磨,连摊主递茶水的空隙都没有。

璎璎远远望见那片攒动的人头,眼睛顿时亮了亮。她拉了拉还在低头看宫灯的潘潘,指尖往那处指了指:“你瞧,那摊子最热闹,定是灯谜出得巧。”

说着便挽住潘潘的胳膊,脚步都轻快了些。先前在巷子里的警惕早已散了,眉眼间染上点雀跃,倒像是被这满街的欢喜感染了,语气里带着点跃跃欲试:“走,咱们也去凑凑趣——能猜中最好,猜不中也听听别人怎么说,总比抱着灯慢慢晃有意思。”

潘潘被拽着踉跄了一下,怀里的宫灯轻轻晃了晃,琉璃面的美人影在人群里闪了闪。她抬头看了看那热闹的摊子,又低头瞅了瞅怀里的宝贝,嘴角弯着笑应道:“好呀。”

璎璎璎刚要往灯谜摊的方向迈脚,眼角余光忽然扫过人群——不远处的糖画摊前,立着个穿石青色锦袍的身影,腰间系着玉带,正侧头听摊主说话。那背影她再熟悉不过,连转身时衣摆扫过竹架的弧度,都像刻在脑子里似的。

璎璎的脚步“噔”地顿住,方才眼里的雀跃瞬间褪得干干净净。她飞快拽住还在看宫灯的潘潘,指尖都带着点急,头压得低低的,声音裹在喧闹里,轻得像怕被风听见:“糟了,我看见那个‘烦人鬼’了!”

潘潘刚要问是谁,就听璎璎又道:“你先抱着灯回家,别在这儿等我——我绕另一条路走,自己能回去。”

话没说完,她已松开潘潘的手,生怕慢一步被那人看见。脚步猛地一转,像被什么惊着似的,急匆匆往身后的小巷钻——青石板被她踩得“噔噔”响,连鬓边的银钗都晃得厉害。明明是往暗处走,背影却透着股慌不择路的急切,倒真像身后有恶狗追着,连先前对灯谜的兴致,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撞见冲得一干二净。

潘潘抱着宫灯愣在原地,看着她的背影拐进巷口,很快被攒动的人影遮住。手里的琉璃灯还在发着暖光,可方才还鲜活的欢喜,忽然就淡了些——她望着糖画摊的方向,终究没看清那“烦人鬼”长什么样,只听见远处传来璎璎跑远的脚步声,混在喧闹里,竟带着点落荒而逃的仓促。

璎璎头也不抬地往巷深处钻,青石板磕得鞋尖发疼也顾不上,嘴里碎碎念着:“别碰到别碰到……绕去后街就好了……”话音还黏在舌尖,额头忽然撞上一片坚硬的温热——不是寻常路人的布衣,倒像是裹着棉絮的锦缎,撞得她“嘶”地抽了口冷气。

“对不住对不住!”她捂着额头往后退,手指刚触到发烫的额角,头顶却传来一声“噗嗤”轻笑。那声音不高,带着点刻意压低的戏谑,尾音微微上扬,像羽毛搔过心尖——她闭着眼都能认出是谁。

璎璎的动作瞬间僵住,连捂额头的手都忘了放下。半晌,才极慢极慢地抬起头。

巷口的灯笼光恰好漫过来,照亮眼前人的脸——石青色锦袍的领口绣着暗纹,腰间玉带的玉扣在光里泛着润白。他正微微垂着眼看她,嘴角明明扬着,却又用指尖抵着唇角,像是在拼命憋笑,眼底的笑意却藏不住,像揉碎了的星光,亮得晃眼。

“走路不看路,”他的声音里还带着笑腔,伸手想碰她的额头,见她往后缩,便顺势收回手,指尖在袖摆上捻了捻,“撞疼了?”

璎璎看着他这副模样,刚退下去的火气“噌”地又冒上来,捂着额头瞪他,眼尾一挑,那双眼眸便像被风掀起的帘角,飞快地向上翻了半寸,长睫扫过下眼睑时带起细碎的影子,分明没说一个字,却把“真是怕什么来什么”的无奈泻了个十足。

璎璎嘴角一瘪,腮帮子都鼓了起来,抬眼便质问道:“李祈安!你为何会在此处?”

“今日可是元宵佳节,全城百姓都出来赏灯,万人空巷。我既非方外之人,自然也就在此处。”李祈安眉眼弯弯地看着她,笑意从眼底漫出来,像揉碎了的月光。

可这副模样在璎璎眼中,却看的心头火直冒,鬼才信他这说辞!

“可我们凭什么就这么巧撞上了?”璎璎的声音里还带着没散的气,尾音微微发颤,分明是刻意避开的方向,怎么偏就像被什么东西牵住似的,转脸就撞上了他?这话问出口时,她自己都觉出几分底气不足,仿佛连老天爷都在帮着这人,偏生要让这“巧合”来得又快又猝不及防。

“饶州城看着大,主街却不过二里地的光景。”他说这话时,眉眼间的笑意淡了些,倒真有几分认真模样,指尖还无意识地敲了敲腰间的白玉佩,玉佩相撞发出细碎的轻响,“你看这街上的人,不是朝南去,便是往北走。你我若正好走了相反的方向,碰面的几率少说也有五成——这般寻常的事,算不得什么巧合。”

璎璎被他这副“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模样惹得恼羞成怒,跺着脚气道:“李五郎!你当我是傻子不成?我明明在灯谜摊前瞧见了你,你怎的突然就堵到我面前来了?”

“哦?你既瞧见了我,为何转身就走?”他微微倾身,声音压得低了些,带着点刻意的促狭。

“自然是不想遇见你!”璎璎梗着脖子道,“你除了惹我生气,还会做什么?”每次遇上这李五郎,她那点沉稳气性就像被戳破的灯笼,瞬间泄得一干二净,只剩下跳脚的冲动。偏这人还就爱逗她,哪怕被她瞪、被她骂,也从不恼,反而笑得更欢,活像她越气,他越觉得有趣,真真是城墙都挡不住的厚脸皮!

李祈安见她眼尾都泛红了,知道再逗就要真动气,连忙收敛了笑意,哄道:“我哪里只会惹你生气?你看这个。”说罢从身后拿出一盏兔儿灯,灯笼上的玉兔捣药图绣得活灵活现,烛光透过绢面,暖融融地映在他手上,“这是我刚在灯谜摊赢来的。”他抬手将兔儿灯往前递了递,烛光透过绢面在他指尖投下细碎的暖影,连声音都裹着点笑意,“你瞧这玉兔捣药的样子,是不是很可爱?送你了。”

璎璎却撇撇嘴,别过脸去:“我已十七,早就及笄,又不是孩童,才不稀罕这种幼稚玩意儿。”

“那你心里属意什么样的?”他指尖还捏着兔儿灯的提杆,烛光在他眼尾描出层暖融融的光晕,语气里带着点没藏好的纵容,“前面摊子上花样多着呢,你说一声,我去给你赢来。”

“不必了。”璎璎抬手摆了摆,转身便要往人群里走。她侧脸对着李祈安,声音顺着风飘过来,带着点见过好景致的笃定:“我今晚已经见过世上顶好看的琉璃灯了,那样的好东西见过了,其他的自然都入不了眼了。”

李祈安见状,连忙迈了两步追上去,声音里带着点刻意的扬高:“宫灯若是入不了你的眼,灯谜总该有趣吧?”他故意顿了顿,目光落在她挺直的背影上,语气里添了几分促狭,“你方才见了我就转身走,莫不是心里怕了——怕猜不过我,反倒失了面子?”

“李五郎你作死!”

璎璎被这话狠狠一激,方才压下去的火气“噌”地窜上头顶,连耳根都热了。她扬手就往他胳膊上拍了两下,力道不算轻,掌风里都带着气。

可这人就像铜皮铁骨似的,半点不见疼色。她拍得越重,他笑得越开怀,嘴角的弧度都快压不住,还故意钉在原地不动,分明是等着她再动手。

“既然不怕,”他眼底盛着笑,语气里的促狭都快漫出来,“敢不敢去猜两题?”

“去就去!谁怕谁!”璎璎腮帮子鼓鼓的,像含了颗没嚼完的蜜饯,转身就往灯谜摊的方向走。步子迈得又快又急,裙摆都随着动作轻轻扫过青石板——她心里明镜似的,这分明是他的激将法,可偏生就是咽不下这口气,绝不能在他面前露了半分怯。

更何况,猜灯谜本就是她打小喜欢的事。那些藏在字句里的巧思,像埋在糕点里的果仁,总能让她寻出些别样的乐趣来。这么一想,方才的气恼倒淡了些,脚步也不自觉放缓了些,却仍梗着脖颈不肯回头看他。

往灯谜摊去的路上,李祈安的脚步总慢半拍,好几次嘴唇动了动,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最后还是忍不住,声音放轻了些:“你今晚是和谁一同出来的?”

璎璎闻言,当即翻了个大大的白眼,眼尾的弧度像被劲风扫过的柳叶,语气里的嫌弃几乎要漫出来:“你方才不是瞧见了?难不成眼盲了,没看到我身边的潘潘?元宵佳节,除了家里人,自然是和她一起。”她顿了顿,脚步稍停,转头又狠狠瞪了他一眼,睫毛都竖了起来,“再说了,我和谁出来,关你什么事?吃你家粟米了,还是踩你家地界了?”

李祈安望着她气鼓鼓的模样,无奈地弯了弯唇角,抬手作了个投降的手势——指尖刚抬到胸前,又怕她觉得敷衍,特意放慢了动作。“好好好,我不问了。”他声音放得更柔,像怕惊着什么似的,“你这性子最是藏不住气,可别又为这点事恼坏了身子。”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