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许扶桑跪下时,苏云卿说的是:
“扶桑,这件事情得由我和你来解决,而不是我跟我的Sub去解决。”
“想要知晓你生活的全部,不论喜乐还是困厄。想要与你同甘共苦、休戚与共。”
这是苏云卿以恋人身份提出的诉求,他想要的是许扶桑作为恋人的包容和理解。
所以他说:
“喊名字。”
“这不是是非对错的问题。我想用恋人的身份和你解决分歧,而不是作为‘先生’去压你。”
苏云卿虽然生了一大通的火,但他很明确,这件事是“分歧”,而不是客观意义上的“对错”。
他不开心,他不喜欢许扶桑瞒他,所以他发火。仅此而已,无须上升价值。
(不过许扶桑秉持的是“卿卿生气就是我的错”的原则,直接滑跪,疯狂道歉、认错。)(×)
而作为恋人关系中,诉求的“提出方”,苏云卿适时地在示弱。
他一遍遍在喊“哥哥”,一点点剖白自己内心的感受。
他没有选择逼迫,而是把许扶桑放在了语境里的“高位”,给了他选择的权力,再为自己争取。
“别把我当小孩,好不好?”
“不要做这种适得其反的事情,好不好?”
许扶桑自然一一应下了。
而当某人趴上苏云卿的腿时,这人说的话直接道明了这种作为恋人的“横行霸道”。
“哥哥,我不喜欢你瞒我事情,一点也不喜欢。”
“在这件事情上,没有商量的余地,只能你让着我。”
“好吗,哥哥?”
正如原文所说的:
“这话听起来任性又蛮横。
可最后的那一声‘哥哥’,却格外温柔婉转,像是往人心里挠了一下。”
这样的糖衣+炮弹,某人除了一股脑应下,又有什么办法呢?
而作为“生气的恋人”,苏云卿给的“教训”,比起“惩罚”,倒不如说是“小情侣间的打打闹闹”。
“哥哥,如果你舍得将我推入不安、忧虑、猜疑的处境里,如果你舍得一遍遍辜负我的信任,如果你舍得放任这段关系滑向不稳定,那你继续瞒我便是。”
“打你只是提醒。”
“而上述这些,才是你作为恋人,真正受到的‘惩罚’。”
作为恋人,苏云卿没有资格剥夺许扶桑做选择的权力。
所以他会说“如果你舍得……那你继续瞒着我便是”。
但与此同时,他也会与人讲清楚利弊关系,因此有了“三个舍得”,有了这些“真正的‘惩罚’”。
苏云卿的爱是细致又认真的爱。
看似“为非作歹”,但其实他死守着每一段关系的边界,克制地没有出于情绪、或是为了个人目的而“滥用职权”。
与之相反,许扶桑的爱就更“一腔热血”。
“卿卿生气,我的错;卿卿难过,我的错;卿卿凶我,我的错。
卿卿想骂我,我低头;卿卿要打我,我趴下。”
这人的思考路径更简单,更偏向于“全或无”。
他给出全然的信任,愿意被“牵着走”,步步退让。
嗯,这种推拉也蛮有趣的。
(我真的好喜欢纠结这些细节上的是否“正当”、是否“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