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皇祖母盛怒之下忘了把这些‘不听话’的下人都换走,等她走了以后,我把所有值钱的东西都给了无辜受罚的下人,求他们不要离开我。
他们明明受了罚,但是为什么看向我的眼神更加同情了。
后来母后去世了。
明明还有两天我这个月就可以再去见她了。
为什么要一个人待在冰冷的棺椁中,为什么不跟我说话,不是说我是最好的孩子吗。
在看我守在灵台,不吃不喝两天以后,父皇不顾皇祖母的阻拦,硬是带我出去看了宫外的世界。
其实我对宫外是有一点好奇,但更多只是想陪母后出宫。
母后给我取名自安,是自由平安之意,其实更该自由平安的分明是母后才对。
出宫的马车好颠簸,母后受得了这样的颠簸吗。
外面的吵闹终于让我有了一丝我还活着的感受。
母后,你是想让我看看外面的世界吗。
我掀开了马车的帘子,然后就看到了世界上最自由的色彩。
我看到一个穿着青袍的少年宛若天神,在白马上意气风发。
他左手握着缰绳,右手举着弓箭,一副睥睨天下的模样。
他周围有好多十多岁的少年,可这群在自命不凡年纪的少年却全都围着他,心甘情愿地仰望着他。
仿佛他是天神。
明明和我差不多的年纪,我只能日复一日地待在朱红的宫墙内,他却可以骑马肆意走在汴京大街上,享受所有人的称赞。
活的那么自由自在,那么叫人向往。
我回头问父皇他是谁,父皇看了看说,宁北侯的小孙子,叫易殊。
我不是第一次听见这个名字,因为常常有人说起这位汴京第一才子。
我面上没有什么表情,衣袍下的手早已经攥紧了。可是我这些年苦读的书算什么,仅仅是得到聪颖过人的评价。
而他过得这么幸福,学问还天赋异禀。
截止问他名字出现之前,我只羡慕两个人,但原来这是一个人。
真好啊,名气他有,自由他有,还有那么多围绕着他的朋友。
……
我没有想过两年后再见面他会这么狼狈。
宁北侯的世孙这些前缀我早不记得了,我只记得他的名字,易殊。
所以当我看见那个跪在地上的少年的脸时,我愣住了。
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不应该是现在的模样。
父皇让我保住他,我自然会做到。
当皇祖母把剑扔在他面前,当皇祖母穷尽恶毒的语言来羞辱他,我下意识挡住了她盯着他的视线。
我很怕,从天上坠入泥潭的他会忍受不了,我怕他宁死也不肯受辱。
把他扶上马车时我还在心有余悸,我私心给他塞了一个小手炉,他的手太冷了。
……
他受欺负了,我知道,从宁北侯世孙一朝沦落为太子侍读,任谁都可以踩他一脚,但是我没有去帮他。
或许是因为我不想过分干涉他的生活,或许是因为,我想看他向我寻求帮助。
他果然没有找我帮忙,若是他找了我才奇怪,他这么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