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从刺客到皇后作者坐定观星 > 第10章(第2页)

第10章(第2页)

没听过江州有姓赢的豪族大户,胥吏点了点头:“你回去等等吧。”

赢秀问道:“什么时候才能有消息?”

胥吏随口道:“有消息的时候自然会告诉你。”

赢秀只好走了,昨夜读了书后他才知道,修渡口是和修运河同时进行的,倘若等到大运河修葺结束,再想修渡口就难了。

苦思一番,少年刺客再次想起了谢舟那句借势。

小秦淮的酒肆,一群或老或少的吴姓儒生围坐在一起,老少都盯着桌子正中的禀帖看,都说文人相轻,显然在他们眼里这赋禀帖还不够看。

行文粗陋,对仗不工整,平仄不齐,一看就没读过几年蒙馆。

但是这篇禀帖写来不是为了求功名的,而是要向府衙申请,给一个叫做涧下坊的地方修渡口,那是一个满是侨姓的地方。

而且这个少年说了,倘若能说动府衙答应修葺渡口,到时候要把他们所有人的名字都裱在渡口旌旗。

少年还说,他们这间小酒肆里一共有十六个人,届时渡口修成后就名十六渡。

涧下坊是个名不经传的小地方,住的都是庶民,但是毕竟能在一个地方留名,年长的儒生抚着髯须点点头,直言不讳地说要把自己的名字留在前头。

几个还年少的儒生争着后面的位置,扬言自己排在十六之首

作为十六之一的薛镐拍了拍赢秀的肩膀,“你向我借书就是为了这个,可以呀,为民造福,你找到愿意出资的大户了么?”

“没找到,”赢秀说,薛镐不由微微皱眉,下一刹又听见赢秀补充了一句:“我自己出钱。”

薛镐一口气喘不上来,当场栽倒在地。

不是,同是儒生,你怎么这么有钱?

江州寻阳,九月秋。

一群儒生敲响了江州府衙的辕门,联名上书,请求在一个名为涧下坊的地方修渡口,解民倒悬,殷民阜财。

庶民出身的书生在门第为重的南朝显得格外羸弱,像水中浮萍,在察举征辟的官制下,只有依附在士族垂下的枝叶上这一条路。

但水下浮萍的声音汇在一起,足够撼动一点点微澜。

府衙中的胥吏想了想,出去把赢秀叫了进来,“其实早就有消息了,但是事情太多搁置了。”

下游的涧下坊住的大多是侨姓流民,相当于贫民窟,而江州是吴人统治的州郡,一个侨姓庶民,要在这里给同为侨姓的庶民修建渡口,赢秀的禀帖第一次递上来时,府衙里的南士听了只是笑一笑,不置可否。

现在他们不笑了,一群人用笔在舆图上划了又划,挪了又挪,转头对那个来路不明的少年儒生说,修渡口要很多银子,你有银子吗?

赢秀想了想,有点犯难,“这些够了吗?”

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一把银票,是鉴心刚到江州那会儿塞给他的。

眼见穿着布襦的少年随手掏出一摞银票,官署里的世吏眼睛骤然瞪大,顿时没了声音,修就修吧,左右也是修在江州,受益的还是江州百姓。

随着老的少的十六个儒生请求在当地修渡口,以利百姓的消息传遍了江州,在涧下坊修渡口的堂批也下来了,堂批上朱笔写着十六渡。

一群苦读经史的儒生激动得不能自己,捧着堂批看了又看,看了又看。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