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亲信有些怀疑,派人上前打探,没过多久,前去打探的斥候气喘吁吁地回来了,面带欣喜。
“靖侯!”斥候低声道:“豫州城的刺史主动归降。”
听到这句话,营地上所有人都朝赢秀看来,心中不安,豫州究竟是请君入瓮,还是真的有意归降?
他们此行也不过七八千人,倘若真的进入豫州城,对方诈降,他们岂不是会被瓮中捉鳖?
赢秀沉思片刻,问道“可曾知道他为何主动归降?”
斥候犹豫道:“听说,听说是陛下有令,主动归降的城池不伤一兵一卒,若是拒降,陛下就会,就会……”
他迟疑不决,不知该不该把未竟之言说出口。
赢秀看着他,目光平静温和,斥候大着胆子继续道:“倘若拒降,陛下就会屠城。”
屠城……
众将面面相觑,说起这个,他们倒是不奇怪,还记得永宁三年,陛下登基不过两年多,便举兵北伐,手段狠戾,势如破竹,一度屠城,杀死上千羌人。
那时,陛下才十五岁。
南北两朝,都毫不怀疑昭肃帝真的能做出这种行径来,他想做,并且有能力做到。
在这种恐怖的威慑下,豫州刺史着实难以入眠,睁眼闭眼,都是豫州九个郡上万百姓的性命。
他一连几日,打着灯笼大开城门,只为等着南朝人的到来。
远处,赢秀一行人还在迟疑,究竟是进,还是不进,着实两难。
“我亲自去看看。”赢秀道。
他说的“看看”,自然不同于方才斥候躲在远处偷听,而是要亲自和刺史对峙,一辩真假。
亲信连忙劝阻:“不行,太危险了,让手底下的人去就行了。”
说罢,亲信看向瘐安,企图让赢秀的爹好好劝劝赢秀,后者沉默刹那,终于开口,却不是他想象中的劝阻,“我同你一起去。”
赢秀点了点头,和瘐安一起朝豫州城走去。
赢秀没有身先士卒的爱好,他仅仅是觉得自己跑得快,若是遇见什么危险,转身就跑,敌军也逮不住他。
豫州城,城楼下。
刺史提着大灯笼,左右踱步,“你说,靖侯怎么还不打过来?要不我派人送一封降书过去?”
参谋附和道:“大人甚是聪慧。只不过,若是被世子知道……”
他们所说的世子,自然是北朝那位年纪最大的世子。
羌王死了,世子本该继位,只是羌王膝下还有不少儿女,这些宗亲都争着皇位,带着部曲互相内讧。
刺史随口道:“你也不想想,是他可怕,还是南朝那位皇帝可怕?”
一提起那位皇帝,参谋便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屠城二字,猛的在夜风中打了个寒颤,起了一身鸡皮疙瘩,不说话了。
远远的,似乎有两道身影正在朝这边走来,是南朝将领的服饰。在他们身后,似乎隐隐可见人头攒动。
刺史和参谋对视一眼,心中大喜。
靖侯终于打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