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的适应性康复持续了三四天,陈铭生完全适应了新的假肢,陈铭生的耳鸣在她的观察下,再也没有复发,旧金山之行最重要的部分完成了,杨昭的心里像落了一块石头。
晚上她窝在沙发里,一边看回程的机票,一边喝红酒。
陈铭生撑着拐杖走过来,看着杨昭手边上的高脚杯:“最近喝酒的频率直线上升啊。”
“心情好呀,你也来点。”
陈铭生摇摇头:“红酒我喝不惯。”
“那来点白的?”
陈铭生笑开了:“先不喝了,跟你说正事啊,咱们什么时候回去?”
“快得话,可以后天走。”杨昭说完把杯子里的红酒一饮而尽,“其实都可以,回去也没什么事。”
陈铭生接过杯子,放在茶几上:“要不就晚几天,我想请史密斯医生还有康复医生照顾过我的护士们,来家里吃个饭,做点中餐,表表心意,毕竟,救我一命,一直都没来得及说句谢谢。你觉得行吗?”
“行啊,反正房子又大,院子里还可以烧烤。”
“我可以烤点羊排,西北风味的那种。”
“好呀,好久你都没下过厨房了,我都馋了,那我明天过去邀请一下大家。”
“等回去,天天给你做。”
第二天杨昭到医院邀请了医生和护士们,回来之后,一家人去超市买了很多的食材,为了买到地道的中国口味的调料,又转战了唐人街。
唐人街上的中国商铺,基本上国内能买到的东西都有,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陈铭生一边走一边规划准备做的菜。
晚上回家,先把准备好的食材清洗干净,明天需要烧烤的食材全部改刀腌渍入味,陈铭生撑着拐杖在厨房里忙忙碌碌。
杨昭则带着南南在客厅剥蒜,南南有些失去耐心:“爸爸,这一袋子蒜都需要剥了吗?”
陈铭生撑着拐杖从厨房伸出头:“对,等会还需要捣成蒜泥。再帮爸爸把这些食材穿成串。”
南南皱着眉头:“爸爸,你不会准备请大家吃大蒜宴吧。”
“怎么会?剥累了你就去玩吧。”
“不要,我说好了要当爸爸的小帮手的。”
杨昭笑了,她站起身去看厨房里陈铭生准备的情况。
“你准备做什么菜?”
“包饺子,烤羊排,烤鱼,还有各种烤串。红烧肉、大盘鸡,酸菜鱼、锅包肉、钵钵鸡、还有你最爱的糖醋排骨,再搞几个素菜……”陈铭生打开锅,锅里酱着牛肉还有一些素菜,“这里还有卤货,就是没有买到爪子之类的。”
“美国人不吃家禽的爪子脖子还有头,都打成饲料了。”
“啧啧啧,我早就说过,美国人做饭不怎么样啊。”
第三天一早,杨昭七点钟起床的时候,陈铭生已经在厨房忙碌了。餐桌上,已经摆好了各种酒水饮料,摆着各种各样洗干净的切好的水果。
杨昭柔柔惺忪的睡眼:“陈铭生,你几点起来的?”
“六点多吧。”陈铭生指着吧台上的面包和煎蛋,“先吃早餐。”
等杨昭吃完早餐又带着南南吃早餐,然后收拾和布置客厅,忙忙碌碌,就将近到了中午。
医院的医生护士们三三两两过来,因为杨昭他们很快回国,医院的医生护士们还准备了礼物,有送给南南的积木和玩具,也有送给杨昭的香水和送给陈铭生的皮带,护士长还给陈铭生带了一个很实用的礼物,一个同声传译的耳机,调好频道之后,陈铭生就可以挺懂大家说的话了。大家为了沟通的顺畅,都提前安装好了翻译软件,方便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