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不期而遇
家庭的矛盾不是找点儿表面上可以安慰的信仰就能舒缓,中年的争执,在时间的催化下愈发恶劣。
自卑情绪如野草蔓生,赵鹏飞吵架中常常容易失去控制,难听伤人的话语咆哮而出,似乎能刺中林加,彼此伤痕累累,他才会在苦痛中畅快。
终于在一次争吵中,林加忍不住说出了“离婚”两个字,或许离婚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以前所有的吵架中从未提到离婚,他们小心翼翼地避免这个词,一旦开口,这个词消失了以前的魔力,成了每次吵架的终结,不是终止吵架,而是让吵架停止。
彼此丢下一句话,明天办离婚吧,赵鹏飞不断呵呵,我知道你就是想离婚了。
到了明天,一切又重来。林加搞不懂为何离婚每次只是成为口头的谈判,她无数次做好离婚的准备,眼泪流了一大堆,可是从未走向真实。
是家里父母的一再劝导,赵鹏飞善良,人品好?还是内心的同情?
那么多年的生活,特别是由孩子而成的纽带,撕不断扯不开,他已经过成这样,再失去家庭,都不好想象他会怎样?孩子会怎样?
好歹他是孩子的父亲,这一生的选择是自己做的,就算是命运,自己接受吧。
佛教的宿命让林加给了自己不断面对生活,面对家庭的勇气和理由。
一场惊动父母的离婚大战在老人的劝说下消停了,双方父母絮絮叨叨的担忧让两人假模假样地点头,家庭依然如故,大家似乎努力的在维系它。
深受伤害的感情很难调整和恢复,无论怎样努力,破镜重圆很好听,但裂痕醒目的告诉着,有些伤痛无法弥补,嵌入深深的意识中了。
林加在无数个深夜里纠结自问,“他可能也想对我好,就如同我很想试着对他好一样,应该是意识有问题,无论怎么好,自己以为做到了,别人却无法感受到真诚。
结果也很悲催。
但生活是需要平衡的,两个人都需要被认可,被需要,或许是其他外面的人得到了他的这份关心和呵护,而我也很需要呵护啊!特别是当付出很多却得不到回报的时候。
我不断去给予自己力量,总归,我也是脆弱的。于是,我每每在外被别人一点呵护,一点体贴,就感动了。”
如同林加的自我拷问,眼看着赵鹏飞见到女同学或者熟识的女同胞,不由自主地热情,一桌子吃饭时主动夹菜、招呼,脸上满是林加久违的微笑和关爱,身边的老婆他常常给忘了,连倒茶都会忘了给自己的妻子,只顾着把别人的加满,更不用说主动开车送人回家。
林加周末想去一下公园,他漫不经心坐在电脑旁,玩着游戏,让林加自己去。
林加试图装着毫不在乎的样子,看着他温柔热情地待人,听着外人赞扬,“赵鹏飞看着很好啊!性格,为人都不错呢。”
忍受着被伤害忽视的刺痛,可她是个普通的女人,自己付出这么多,即使再怎么心灰意冷,醋意和自尊还是涌上心头,没法宣泄的恼怒情不自禁挂在脸上。
林加在工作上总是能找到方法解决问题,可一回到家庭,面对赵鹏飞,就变成了弱智的女人,既不会哄老公,或许是多少年来糟糕的关系哄不动了。
也不会在众人面前弯下身段装傻,她总是在看见他对别人好的时候发作,傻傻地不会甩开脸直说,只是连讽带刺地找些话语。
而赵鹏飞的敏感不亚于女人,任何一句话语那一刻都成了导火索,他俩常常当着众多的亲人爆发争吵。
大吵时的赵鹏飞愤怒有些趁兴,摔相机,砸家具,顺手拿起的东西都是他宣泄的对象。
他愤怒的原因是,好容易有个热闹的氛围给他高兴一下,林加却见不得他高兴,见不得他轻松,总是要当着人的面找茬,用话来呛他,不给他面子。
他们站在自己的心理上,一个觉得被忽视被冷淡,无法忍受却不能爆发,只好用小女人的方式借机找话茬发泄不满;一个根本没觉得自己有问题,觉得你就是当众找茬不给面子,用男人的方式大发雷霆。
他们在长期积累的不良情绪中看待对方,没有理解,缺乏情感。
在林加最为疲累和心情无绪的时候,遇见了黎明,他人如其名。
人到中年,同学聚会热火起来。
归功于手机和□□功能,同学天涯咫尺,无所不在,不管在世界的哪个旮旯,都给你人肉出来,除非你自己不想露脸。
同学津津乐道彼此的变化,光是群里露脸不行,群主时不时吆喝个本地同学聚会,凡有路过本地的,又有接风聚会,聚会的名头特别多。
黎明从深圳回来一趟,班长立马召集了一次聚会。
黎明和林加不仅是高中同学,还是小时候一个大院的。
那天晚餐同学们在笑说情感热线木木的某个回答,“在这个时代,大部分人都打算抢在18岁之前失去贞操,30岁之前赚够100万,40岁之前包到二奶,50岁之前患上前列腺疾病,不然就来不及了。”
正值中年油腻的男同学成了攻击对象,正值中年伤感的妇女同学们群起共鸣,这个时代已然这样,光是看看各种各样可笑的问题,愚蠢的回答,不得不承认情感和婚姻处在一个没有节制没有情操的混乱时代。
既然这样,大家就放松一点享受生活吧,众人在感叹中唏嘘,说笑中给自己解开思想羁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