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真有人跟着去健身房,教练真的跟照片一样有形有身材,可惜,没几个能像慧梅那样坚持苦练,得到教练嘉许,玩两天就跟不动,只有对慧梅羡慕的份。
两个而立之后的妈妈,老公不在身边,打扮得漂漂亮亮,一个和婆婆相处甚好,不用做饭洗碗,日子弄得趣味横生;一个自由自在,老公服帖,简直成了80版的生活标杆。
林加和丁莉两个听着看着,有点儿隔代感,那会儿跟这些80版下属还说不上多少亲近话,也就谈些工作的事,偶尔部门活动可以聊聊天,增加些了解。
一次部门聚会去唱卡拉OK,没想到刘慧梅很大方,声线不错,林加和丁莉很奇怪地有种共同感觉,平时没见到的慧梅另一面。
慧梅点了首大家不熟悉的歌曲,高音部分很高。
她一个人站在屏幕前侧,声音高亢,手紧握话筒,近乎闭上眼,脸上闪着一种紧张的投入,撕裂而火热,好像房间里没有其他人,就她一个,完全沉浸在氛围里。
歌曲本身没有那样激情,她唱出了窒息般的情感,像是压抑着又要喷出来的情感。
旁边一位男主管被她的表情吓了一跳,对着林加和丁莉乍舌摇头,“她怎么唱得苦大仇深的感觉?”
接下来的三年,慧梅迅速的变化和提升让人侧目。
林加第一次听人跟她用”浪“这个词也是从慧梅口中。外面的年轻人大概爱说,但公司里很听不到。
林加收到微信,慧梅申请休假,要去东南亚和一个闺蜜浪上一周,林加第一眼看到这个词,有些不适应。朋友圈也有船头,海滩上身穿类似比基尼泳装照片,配着如何“浪”的话语。
回来那天,林加不经意问,好玩吧?
“开船的大叔说,第一次见到中国女人有这样身材体型,还想请我们喝酒。这个马甲线值得。林姐,健身还是好的,现在我很少生病了。刚来的时候,老病呢。”
生活和工作上慧梅也不错。
孩子上小学前,她到城市四周逛荡考察,赶在房价大幅上涨前挑选了一套大的,地段稍偏,但是未来规划不错。
孩子他爸只是假期省亲时负责交钱,办理贷款,对房子大小、位置、价格稍有意见,一句话没说完就被挡回去,“你就负责好好挣钱,回来有房子有家,还有什么意见。”
老公估计也看到了妻子的变化,有点儿担心,先赞扬,“你现在打扮太漂亮了,我不在你旁边,太吸引人了,有点儿不放心。”
慧梅也会哄老公,“我打扮比以前漂亮,说明你有能耐挣钱养家。我也挣钱,就该美美地才对得起我们的辛苦。我厉害着呢,你就放心好好工作,没人能拐跑你老婆。”
老公如果继续唠叨,经常也会,他们家倒过来。
慧梅果断,老公叨叨,慧梅就不给好脸色,绷紧声音,“你不想我过得好一点吗?我天天苦着脸上班过日子,你才舒心放心吗!那还结婚找男人干什么。”
一个人,又是从小地方来打拼,却搞定了房子,搞定了老公,接着还想要搞定工作和生活,新来90后李小雅很佩服她,和慧梅走得很近。
刘慧梅平时和部门女孩看着相处不差,却也走不近,似乎和其他人不在一个轨道上。
丁莉笑说了一句,心机深点儿的女孩,喜欢独处,即使相处,她找的也是刚来,像个小白兔的李小雅。
房子和孩子上学全部搞定后,母亲上南城帮照看,慧梅一心扑在学习和工作上。
慧梅现在草拟个合同、信件,林加和丁莉都很满意,用词恰当,语言精准,商务和技术方面掌握都到位,只是她的很多时间似乎用在新的学习上。
一位比她早进公司几年的男主管才上MBA,回来说刘慧梅也考了要上,下属同事又将成同学。一开学,慧梅上得是EMBA,比他还高一档,合作单位一领导有同学负责这个,帮慧梅调过去的。
男同胞叹叹气自我安抚了很久,他也认识这个领导,没想着麻烦周围的人,从来没想到问过一句,自己偷空看书考试,慧梅怎么知道,怎么不吭不声地办成的。
进MBA或是EMBA,除了给自己有个文凭,主要还是建立关系,特别是女同学。
在男同胞眼中,或是在职场上,这一观念仍旧不变。
王石不是被那个女同学给弄到手,丢弃一同起家还有背景底子的老婆,去做红烧肉!
那是长江商学院,换低一点儿,同样,班上很多女生就冲着多认识人,多开辟渠道,何况EMBA都是些企业老板或主管,这个刘慧梅厉害着呢。
林加和丁莉听了只是笑笑,她们没精力在意这些,反正好学总是好事,关键,这一个个忙着学习,经常要请假,部门那么多事,特别周末加个班,安排不下去了。
何况,公司很多事需要的是人手和实际经验,不要高文凭。
但是,又不能阻挡别人上进,每每面临这个梗,她们俩有一点点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