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分手会成就垫脚石吗
李小雅找到的安慰和清醒来自人力资源的一位刘姐姐,她时常来部门蹿,以前为张媛的蛋糕饼干,如今有四点半的下午茶。
部门女孩子不少,男同胞也有两个好吃的,经常在四点钟就饿,部门有点儿小经费,不忙的时候,大家点些饮料小吃,慢慢整成了习惯。
特别是周五,一到四点多,就弄来些好吃的,把林加,丁莉都通知到,周五下午某一个时段成了惬意的下午茶和交流时刻。
刘姐姐可以称作是教科书级的典范,80头的姑娘,来自寻甸,已为人妻,有一个小姑娘,说起家庭来,幸福的不得了。
长的一般,身材一般,可是走到哪,不管身边是什么样的女人,她能迅速和你贴心地客气谈话,没有比女人更矫情更爱端架子的,可刘姐让见到她的人第一感觉,非常亲切放松,愿意跟她交流。
谈生活,谈工作,谈女人喜欢的,随便什么样的人,她都找得到合适的话题。
刘姐姐这份情商,扎实体现在了家庭生活中。
小雅说起男友分手过程,她笑了,都是太自我惹的祸。
小雅专门说了个事让刘姐分析,魏涛为了自己,曾尝试自己创业,过程中到处磕碰,看着难受,小雅就建议他去自己的干哥哥那去试试。
干哥哥四十老几,大老板,有本事有人缘,肯定能帮上忙,省很多功夫。可是为此两个人吵架冷战。
小雅不自觉委屈的声音说,“当我提这个建议的时候,我觉得这么做挺好的,他要是照我说的去做,就会顺大家的意。
可是,我在他眼里只看见了厌恶。”
刘姐姐用她的心理学知识,一针见血的告诉小雅:
你非要男友按你的想法去做的时候,伤到他的自尊,你为什么要替他安排呢?就是在说,你看不起他,觉得他做的不好。
说明你对他没有足够的爱,足够的信任和包容,你足够爱他,信任他的话,应该是默默的无私的支持,鼓励。
你每天和他有那么多争执和强势,只能说你不够爱他。
我自己跟老公说话的时候,不管讨论个什么事,从来不要用教训指导的口气,也不去回抵他的每一句话,记好永远是沟通。
怎么沟通呢?微笑和理解。我老公,我爱他,足够爱他,所以在所有事务上,我尊重他的意见,表现之一是聆听。
我能耐心听他讲完话,有意见呢,会说出来,但不要张口就在瞬间抵触和急急的表达自己的看法,那种感觉就是说我比他聪明或是强势,而是应该在他的看法上,说说我的有什么不同,大家商议。
当然,关键的地方,我也给他知道我是有主见的,只是尊重他,和他商议达成一致。
每次下班,看到他很烦躁,我不会去激发,而是慢慢让他化解,回到家就是化解烦恼的地方,不是又增添烦恼。
小雅忍不住打断问她,“那为什么他把烦恼带回家,让我们给消化,我们把烦恼带回家,他不能帮消化呢?”
刘姐姐很耐心,“这是相互的,长期渐渐形成的。两个人氛围和睦,他也会帮你消化,但是开头要做好,形成良性的互动。否则,谁都不想先做到,永远也做不到。
比如,我每次回家,再烦恼也放下,微笑对他,时常耍耍娇,他也在控制自己,有火气尽量自己消化掉了。
不当是老公,我和婆婆住在一起,我一样对待。
首先微笑关心,有什么不对的,直接跟她说,但不是教导员那种教训或是批评,而是温和的说出来,让她发现是这样的。
婆婆对我也一样,有什么就说出来,看看彼此是否一致,可以互相校正。两个人像母女一样,我下班回家如果不开心,我会说,我今天不高兴,你要哄哄我哦。
你看和婆婆都处成这样,对老公不是更有用。
我和我老公,刚开始物质生活条件很差的,我们都来在小县城,我一直全力支持鼓励他,条件改善了,有房了,我们才结婚的。
我当时想这样呢,有了物质基础,天天生活在一起因为物质产生的鸡毛蒜皮矛盾就会少些。
不过结婚两年后,还是有了很多矛盾。
生完小孩,无数琐碎还是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不愉快,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必须给孩子幸福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