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烽火狼烟
第十三章北境入寇
永熙二十二年的秋,北境的风卷着沙砾,像无数把小刀刮过雁门关的城墙。镇国公林靖站在城楼之上,望着远处天际线上卷起的狼烟,眉头拧成了疙瘩。桌案上的军报墨迹未干,每一个字都浸着血——匈奴左贤王亲率三万铁骑,攻破了三座边城,此刻正屯兵于十里外的黑风口,虎视眈眈。
“父亲,让我带前锋营去会会他们!”林晚照一身银甲,腰悬长剑,说话时带着少年人的锐气。她身后,顾昀穿着身玄色劲装,肩上的箭囊鼓鼓囊囊,脸上虽还带着书生的清俊,眼神却已染上了沙场的凌厉。
这一年来,顾昀在军中步步高升。从记功文书到先锋参军,再到如今能独领一队骑兵,靠的不仅是镇国公的赏识,更是实打实的战功。他改良了骑兵的箭阵,在数次小规模冲突中大败匈奴,“顾参军”的名字,在北境军营里早已无人不晓。
“胡闹。”林靖瞪了女儿一眼,目光却落在顾昀身上,“左贤王是只老狐狸,这次来势汹汹,定有后招。顾昀,你怎么看?”
顾昀上前一步,指着沙盘上的黑风口:“将军,黑风口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匈奴屯兵于此,看似是要直取雁门关,实则可能在等我们主动出击。属下猜测,他们的主力或许正绕向侧翼,想切断我们的粮道。”
“我也是这么想的。”林靖点头,“所以不能硬拼。晚照,你带五千骑兵,去右翼的狼山埋伏,若发现敌军劫粮,不必恋战,烧了他们的粮草就撤。”他又看向顾昀,“你带三千人,随我正面迎敌,佯装不知他们的计谋,引他们主力出来。”
“是!”两人齐声应道。
出发前夜,林晚照提着两壶烈酒来到顾昀帐中。她给顾昀斟了杯酒,自己也倒了满满一杯,仰头饮下,呛得眼圈发红:“顾昀,明日一战,生死难料。有些话,我再不说,怕是没机会了。”
顾昀握着酒杯的手紧了紧,低声道:“林姑娘……”
“你别叫我林姑娘。”林晚照打断他,眼睛亮得惊人,“我知道你心里装着别人,可我不在乎。我林晚照喜欢的人,就一定要说出来。哪怕……哪怕明天死在战场上,我也不后悔。”
顾昀看着她泛红的眼眶,心里像被什么堵住了。这一年来,林晚照的心意,他怎会不知?她会在他受伤时亲自上药,会在他研究战术时默默陪在一旁,会在他打了胜仗时比谁都高兴。可他心里的位置,早就被那个破庙里的白裙姑娘占满了,再也容不下别人。
“晚照,”他放下酒杯,语气诚恳,“你是个好姑娘,值得更好的人。”
林晚照笑了,笑得有些苦涩:“我知道。可我就喜欢你这根木头。”她又倒了杯酒,递给他,“不说这个了。明日战场,各自保重。若……若我活下来,你却没回来,我会带着你的牌位,守着北境。”
顾昀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烈酒灼烧着喉咙,也烧出了眼底的湿意:“不会的。我们都会活着回来。”
次日清晨,号角声撕裂了黎明。顾昀跟着镇国公的主力部队,来到黑风口下。匈奴的骑兵黑压压一片,像乌云压境,左贤王的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顾昀,记住,等他们的主力冲出来,你就带一队人绕到侧翼,配合晚照。”林靖的声音透过头盔传来,带着沉稳的力量。
“属下明白!”
随着一声令下,两军冲锋陷阵。刀光剑影,血肉横飞。顾昀骑着一匹黑马,手中的长枪如游龙般穿梭,枪尖挑落了一个又一个匈奴骑兵。他的战袍很快被鲜血染红,脸上溅了不少血污,却丝毫没有退缩,目光死死盯着匈奴阵中的粮草队伍。
就在这时,侧翼传来震天的喊杀声——是林晚照!她果然在狼山遭遇了敌军的主力!
“将军,属下请求支援!”顾昀对着林靖喊道。
林靖看了眼侧翼的方向,又看了眼眼前的敌军,咬牙道:“你去吧!这里有我!”
顾昀调转马头,带着一队骑兵冲向狼山。远远望去,林晚照的银甲在乱军之中格外显眼,她手中的长剑已经卷了刃,身边的士兵越来越少,却依旧死死守住一个小山坳。
“晚照!我来了!”顾昀大喊着,长枪一挥,挑开了围攻林晚照的两个匈奴兵。
林晚照看到他,眼睛瞬间亮了:“顾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