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玻璃上蒙着水汽,人影交叠模糊。
饭馆里人多,也很暖和,江雪樵摘下围巾,在靠窗的地方坐下。
白炽灯苍白得进乎刺眼,桌面油腻腻得,茶水也泛油花,耳边人来人往,喧嚣声震耳欲聋。
“听说你在四中很有名?”
江雪樵主动开口寒暄。
“哪里。”韩舟用热水烫了遍两人的餐具,嘴上也没闲着,“哪里比得上江大才子?听说你作文比赛又拿奖了?厉害厉害。”
江雪樵莞尔一笑,“暑假补的三科月考都没及格。”
“九年不挂科,一挂挂九科?”韩舟也笑了。
江雪樵一挑眉,“可不是。”
“最近在看什么?”韩舟把话题带回了他们都感兴趣的地方。
“学校管得严,不让带杂书。”江雪樵说,“重读《红楼梦》呢。”
“《红楼梦》?”韩舟又笑了,“之前就想问你了,喜欢哪个角色?”
“黛玉。”江雪樵毫不犹豫,“她是理想美,不近世俗的美,宝钗有不输男子的青云之志,黛玉却是截然相反的林下风气名士风骨,是陶渊明所爱的菊花。曹雪芹写她时也带着理想的寄托,他从不写黛玉的衣着打扮,她只在黛玉出场时写他冷月潇潇,竹影森森,鸟雀婉转啼鸣,这也注定黛玉会先一步离开,不落入贾府破败后的污垢中。”
韩舟点点头,表示赞同。
江雪樵反问,“你是怎么看待高鹗续写的结局的。”
韩舟给江雪樵添上菜,脱口而出,“现在有说法是后四十话也是曹雪芹写的,不尽然,有很多细节可以看出续写者笔力不够。前八十回贾府的富贵气是文字间流露出来的,甚至喝酒前都要温一温酒杯,可见作者是真的有过着富贵生活,但后面却显得平庸,比如他描写菜肴丰盛,不再是莲蓬羹,而是大鱼大肉,像个暴发户。作品结局的整体方向是对的,也添了很多经典桥段,但却强行让贾府兰桂齐芳,判词中是“白茫茫一片真干净”,注定了是繁华之林,悲凉之雾弥漫,眼前繁华过眼云烟,带不走留不住。”
江雪樵竖起大拇指,“厉害。”
他们就着这个话题聊了会,忽然,韩舟问他,“听没听说,补习班关门了?”
江雪樵手中筷子一顿,“什么时候到事?”
韩舟思索片刻,“开学后没两个月吧,因为上面风头查得紧,开不下去了。”
对于那个承载了夏天不美好回忆的补习班,江雪樵没什么好说的,他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饭后,两人一起回去。
路上,江雪樵又塞上耳机。
韩舟笑着摆摆手,“什么歌?”
江雪樵分了一半耳机给他。
耳机中虚拟歌姬的声音俏皮轻快,像是一下子回到了夏天。
很巧,就是第一次见面时韩舟差点撞上江雪樵时听的歌。
夜风冷冽刺骨,江雪樵半张脸埋进围巾里,只露出黑白分明的眼睛。
忽然,韩舟开口道,“江雪樵,我觉得…你似乎改变了不少。”
江雪樵抬起头,对上韩舟的眼睛。
韩舟却是郑重地说,“变得更好了,我替你高兴。”
马路上车辆来来往往,川流不息,脚下河流蜿蜒,倒影灯火明灭。
“再见。”刚好这时走到了小区门口,韩舟还了耳机,像之前很多次一样,消失于夜幕里。
元旦的烟火在他们身后炫然绽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