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诗是之前王朝的反诗,按理说今朝不该讳莫如深。
但是高祖皇帝争夺天下时,有一个强劲的对手,陵王李崇。关渡山一战,若非高祖援兵来的早,怕是要折在骁勇善战的陵王手中。
听说陵王很喜欢这首《不第后赋菊》,而在高祖帝执政期间,蜀地多次有蒙着一面绣有菊花面巾的反贼起义。
因此高祖帝很不喜欢《不第后赋菊》,甚至不许宫中养菊花。
宋秋余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那学子这才松开宋秋余。
见场子冷下来,e人小宋忍不住说:“你们谁再起个头,咱们继续热血。”
虽不懂热血具体为何意,但从宋秋余语境中不难知道他在说什么,当即有人道:“那我来一个。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错了错了,你都要当蓬蒿人了,还怎么入仕?”
“那我换一个,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还春风得意马蹄疾,我看你是饱经惯,花期酒约。行乐处,轻裘缓带。你个浪荡公子。”
其余人听见这番揶揄,哈哈大笑起来。唯有被说成浪荡公子的少年,恨不能拿手里那捆葱勒死他。
“谁说浪荡公子呢!”
“谁应我说谁。”
“李樟州,我看你是找打!”
【打起来打起来!】
宋秋余看热闹不嫌事大地拱火。
读书人可以煮茶吟诗,亦可以大谈朝政、民生,还可以拿葱互殴。
宋秋余借给了赵长乐一根葱,要他往李樟州鼻子里插。
一群少年吵吵嚷嚷,相处不过一盏茶的工夫,已经可以直呼对方大名。
直到章行聿过来拎人,大家才止了打闹,个个安静如鸡。
宋秋余也缩着脖子,任由自己被章行聿逮走。
抱着葱与泮芹的学子们望向宋秋余的眼神,没有同情怜悯,只有“快跟你哥走,别牵连我们”。
宋秋余恼怒:就这,还为民请命,呸,叛徒!
一路上宋秋余伏小作低,见章行聿没有生气的意思,他的胆子立刻回归。
章行聿穿着绯色的官服,在日光下郎艳独绝,世无其二,颜控小宋迷失了几秒,很快注意力转到另一件事上。
没在人群中看见林瑞昌,宋秋余问:“林大哥呢?”
章行聿说:“他身体不舒服,在房中休息。”
宋秋余反倒松了一口气。
【不舒服就好,不舒服就不会搞事了。】
好好活着比什么都重要,袁仕昌这个老狐狸还是交给章行聿对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