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润和语出惊人:“证据在宫中。”
刑部尚书与大理寺卿,以及督察史对视片刻,再开口时慎重不少:“你说的证据是何物?为何在宫中?”
宫中?
袁仕昌眼睛眯了眯。
严润和道:“辛丑科的十六封考题。”
大庸极重视科举,高祖皇帝为防舞弊特制定了“十六出题人”政策。
由皇上从官员中钦定十六人,这十六人拟定会试考题,最后交由皇帝抽选。
严润和徐缓道:“我们十六人那一个月吃睡在南书房,为防泄题,每日饭菜宫人都放在门外,再由内侍送进来。”
外面的人进不去,里面的人出不来。
大理寺卿两朝老人,自然知道这个规矩:“那你们是怎么将题送出去的?”
【御医吧。】
“是御医。”
宋秋余与严润和的声音一同响起。
袁仕昌喉咙一紧,随后吐出一口气。
【既然里面的人出不去,那肯定会想办法让外面的人进来,还要合情合理地进来,只有御医符合所有条件。】
没错。
严润和说:“在第十一日的时候,有一位大人生了病。”
三司哪一个都不是傻子,瞬息便明白了严润和的意思,刑部侍郎问:“就算是御医能进南书房,按规矩也得等会考结束,他才能与你们十六人一块出来。”
宋秋余来了兴趣:【让我想想,如果我是袁仕昌,怎么让御医再出来?】
袁仕昌本就心虚,闻言更是跳脚。
混蛋,别随便代入我!
【御医进南书房的理由是有人生病,出来的理由……应该也是有人生病,还是一个来头不小的病号。】
严润和薄唇轻启,缓慢吐出几个字:“是太后。”
看着面色骤变的三司,袁仕昌冷冷一笑,还敢查么?
【哇偶,是太后,刺激!】
袁仕昌嘴角抽搐,心想你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小兔崽子。
堂上端坐的三人都觉得捅大篓子了,屁股下仿佛生出荆棘,让他们坐卧难安。
可衙门外都是百姓,若是不继续审下去,那就是明目张胆徇私枉法。对下不好交代,对上更是……
百姓们窃窃私语。
“怎么扯出太后?”
“姓袁的狗官科举舞弊惹怒了轩辕大帝、文曲神君,现在太后跟此案有关,会不会是上天不满刘家坐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