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团宠小夫郎又被疯批王爷抢走了by余生陌路 > 小狗飞扑(第2页)

小狗飞扑(第2页)

今儿个不仅两兄弟都在家,还正巧碰上方衍年过来,晚上饭桌上都热热闹闹的。

沅宁让阿娘把张屠户拿来的肉给剁一刀下来做个肉菜,方衍年带来那些东西也都拿出来先吃掉,天气见热,不早些吃完,容易坏,后天还要去大伯家吃席呢,肉根本放不了那么久。

一家人都觉得沅宁说得有道理,于是不用等明天,当天晚上沅宁就吃上了小酥肉。

姜氏做小酥肉很有一手,普通农家人的做法把肉切条,厚厚裹上面糊,炸出来老大一块儿,油汪汪的很是唬人。

但沅宁吃不得重油的东西,所以炸肉得用纯瘦肉,切成手指稍细的一条,将花椒给碾碎之后抓拌进肉里,不仅可以去腥,那花椒的椒香也能更加和肉融合,不像那些普通的炸酥肉直接把整颗的花椒放面糊里,炸出来的酥肉总要咬到整粒儿的花椒,半张嘴都发麻,好一会儿都再尝不出味道,吃着反而没那么香了。

不过那样的做法很适合下酒,爱吃酒的人口要重些,反而觉得嚼着酥肉里的花椒喷香。

沅家倒是没什么人喜欢喝酒,虽然沅宁他爹有一手酿酒的手艺。

主要是高粱比较便宜,种植需要的水也不多,以前家里的薄田上水比较麻烦,就种过一段时间的高粱。

高粱不止可以拿来酿酒,也是可以吃的,就是口感不好,价格也便宜,一些低价的杂粮里面就喜欢掺高粱。

不过当时家里种高粱的时候,两父子伺候得仔细,种出来个大丰收,家里根本吃不完,拿去卖也卖不上价格,索性就酿成了酒。

没兑过水的酒醇香浓厚,味儿又辣又冲,村里一些酒蒙子就好这一口,时常来他们家要酒喝,虽然不给钱,次数多了也不好意思,还是会提些东西来,最后换算了下,那酿酒换点东西倒是比卖高粱能买的东西多出好几倍,一家人都觉着高兴。

后来田地被伺候得肥了,渐渐也能种别的,家里就没继续种高粱了,没能继续喝上这便宜酒的村里人还有些背地里骂过,可不高兴沅家这么“小气”呢。

虽然没有酒,但姜氏做的小酥肉也足够把人给香迷糊了。

两个儿子难得出来吃饭,儿婿也拎着礼物上门,可不得吃点好的。

姜氏做的小酥肉挂糊比较薄,香味尤其浓郁,主要是她舍得下料,小麦磨得白面和玉米磨的细面各一半,打两个鸡蛋,比四个鸡蛋多一些的水,先用水把混合好的面给融开,再加入鸡蛋液调和,混合好的面糊细腻得没有一点疙瘩和气泡,炸出来更是金黄酥脆,不仅颜色好看,味道也好吃,甚至多余的面糊裹到蔬菜上炸出来,味道也一点儿不比肉味儿差。

油炸小酥肉的味道十里飘香,整个村子都能闻到,别说大房那边,就是邻居都忍不住过来看一眼,沅家二房又弄了什么好吃的,怎么能这么香。

然而看着院子里坐着这么多人,一大家子整整九口,倒也不好意思端人家的菜走。

主要是怵沅令舟,沅家二房的二儿子比大儿子要小几岁,上山当猎户之前也就是个毛都没长齐的愣头青,可现在,沅令舟在山里面待久了,整日和野兽打交道,那一身腱子肉比下地种田的农户还扎实,鼓鼓囊囊的,宽松的麻衣都裹不住,若是冬天穿身皮子,壮得跟头熊似的,比那杀猪的屠户看着都还唬人。

人们还没走进院子,就看到宽肩猿臂的沅令舟,感觉两根指头就能把寻常人拎起来丢出去,有那心虚的连招呼都不敢打扭头跑。

一家人热热闹闹吃了顿晚饭,饭后坐在院子里看天上的云被烧得火红,带着青草气息的风拂过,可是畅快极了。

闲来无事,便聊起过两日去大房那边吃席送些什么。

时下乡里摆席,一般提篮子鸡蛋就很有排面了,富庶一些的村子或者关系好的也会封铜钱,大抵一户随二三十个。

二房去的人多,九个人都去都能坐快一桌,再加上又是最亲近的兄弟,送太少面子过不去,先前沅宁又开了口,家里便打算明天去县里,花费个五十文左右,买成茶酒红糖,又包个三十文的红封,绝对上得了台面。

沅宁一听家里又要把二哥猎野物换来的钱全部拿去给大房,食指轻轻按在跑累了之后四脚朝天、躺他腿上呼呼大睡的小狗崽湿漉漉的鼻头,慢条斯理开口道。

“我倒觉得,这礼还是送薄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