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里在学校,他接触最多的不是周明就是试验场的猪,难得遇上这般穿着正式、气质矜贵的商务男性,他几乎是下意识地多看了两眼。
男人也正好抬眼看向他。
两人的视线于半空中猝然相触。
林牧心头一跳,像被什么烫到似的,迅速移开了目光。
男人嘴角勾起温和的弧度,礼貌向林牧颔首示意。
李教授:“禾川,这就是我之前跟你提到的学生,林牧。”
“你好,蒋禾川。”男人主动起身自我介绍,朝林牧伸手。
林牧不太习惯这种社会上的握手礼仪,有些局促地伸手回应。
蒋禾川站起身要比他高出大半个头,手掌宽大温暖,握起来有力,但掌心却出人意料的,长着粗糙的厚茧,与他整个人的气质格格不入。
“蒋……蒋总好。”林牧一紧张,就有些结巴。
“客气,叫我学长就好,”蒋禾川笑了笑,“林牧,之前经常听李老提起你的名字,很高兴见到你。”
“禾川是牧原的技术总监,也是你们的老学长。”李教授在一旁道。
男人温声笑道:“在您老面前,可担不起一个老字。”
李教授瞧着他,摇头失笑:“你啊……”
“禾川这次回校,除了做讲座,也在帮牧原物色储备人才。”李教授推了推眼镜,朝林牧说道,“他们新成立了个研发团队,正需要理论基础好、又有实践经验的年轻人——我觉得你挺合适,有时间不妨多向禾川请教请教。”
“啊?我吗?”林牧没料到话题突然转到自己身上,下意识地重复了一遍,耳垂微微发红。
他有些不太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谢谢老师和学长。我……我其实还有很多要学的。”
李教授看着他这副全然没抓住重点的模样,有些无奈:“你天天泡在猪场,还是跟人打交道太少了,脑子里缺根弦。人际关系这一块,你得多跟禾川学。”
林牧低着头不敢反驳,耳垂更红了。
李教授转而对蒋禾川说:“林牧家里有个猪场,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理论学习也还算扎实,这批学生里我比较看好他。”
蒋禾川一直安静地听着,目光落在林牧身上,带着不易察觉的审视。
他嘴角噙着淡淡笑意,顺着李教授的话问林牧:“现在养猪不容易。家里是规模养殖?大概多少存栏?”
“还有一百多头。”林牧如实回答。
这个数目,在农村来说,已经算多的了。
蒋禾川点点头,从名片夹里取出一张质感厚重的名片递过来:“这是我的名片,上面有联系方式。牧原很欢迎像你这样优秀的年轻人。”
“谢谢学长。”林牧双手接过名片,上面“蒋禾川”三个烫金字在灯光下熠熠闪光,下面是他的职位——牧原农业集团,技术总监。
“那我不打扰您和老师谈正事,学长再见,老师再见。”林牧礼貌告辞,轻轻带上了门。
出了农学楼,林牧绕道去三食堂给周明买麻辣烫。他刚夹了几片生菜叶子,兜里的手机突然响铃,抬起手环一看,屏幕上跳动着“妈妈”两个字。
林牧心里咯噔一下。
他是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三岁时爸爸车祸去世,靠着妈妈在县城里推着三轮车卖水果生活。后来他上初中,带他的爷爷奶奶也相继离世,妈妈才回到老家,边照顾他边养猪,后来攒了点钱,又赶上好政策,妈妈贷款在家里办了个小型养猪场。
猪场里里外外都由林妈妈一个人操持,平时活多又累。林牧基本上每周日都会主动和妈妈通电话报平安,了解猪场的情况。他前两天才给家里打了电话,今天周三,现下又是大中午,照理说妈妈不会在这个点打电话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