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面是以桃花源村里的一座中心桥为方位点,四面分别是河东面即住在中心桥东部区域的人家,河西面即住在中心桥西部区域的人家,中心桥的南面称为之为庄,即住在庄上的人家,中心桥的北面叫塔子,即住在塔子上的人家。
桃花源的住户区域分别就是:河东,河西,庄上和塔子。程少桢等人的弄堂就在庄上,四人去河东面的广场上就必须经过中心桥。
中心桥是一座没有栏杆的石拱桥,长6。3米,宽1。9米,桥孔跨径5米,拱顶高2。6米,桥高3。1米,是桃花源悠久历史的象征,传说建造于一百多年前。
桥下流水四通八达,岸边停靠了很多水上运输的船只。
“记得你落水那次吗?”程少桢忽然扣住桥栏青石,“当时你给我颗糖。”
叶子洛仰头望着古树枝桠筛落的光斑:“那年你不是跟着外婆。。。。。。”
话尾突然坠进河里——夏逸涵猛地咳嗽,张彬鞋尖碾着石缝里的青苔。河风卷着水腥味掠过,百年石桥静默如谜。
叶子洛的目光掠过桥下清澈流水。程少桢轻声道:“经历与否,都要心怀敬畏。这桥上走过无数悲欢,流水记得,石头记得。”他的声音很轻,像怕惊扰了沉睡的故事。
夏逸涵抱着篮球来回踱步:“少桢!你再对着河水吟诗作对,我这球都快孵出小鸡了!太阳可不给面子,等会儿摸黑掉河里,别指望我捞你!”他拍拍篮球。
“摸黑探路才浪漫!”张彬眼睛一亮,带着特有的挑战欲。
程少桢笑着捶他肩膀:“行啊小彬,出息了!”
“彼此彼此!”张彬咧嘴一笑。
走过中心桥,叶子洛注意到桥身光秃无栏:“这桥。。。。。。不怕出事?”
“出过。”程少桢下巴朝桥头一户人家努了努,“那家的老爷子,喝醉了躺这儿纳凉,半夜滚下去。。。。。。没救回来。”
叶子洛愕然:“家里人呢?”
夏逸涵撞了下张彬后背,代他开口:“村里老人,有几个不是自己管自己?小彬最有发言权,他奶奶。。。。。。”话未说完,被张彬一个肘击截断。
程少桢见状,手臂一伸勾住张彬脖颈,力道带着不容拒绝的亲昵:“都是一个泥塘滚大的兄弟,藏着掖着算怎么回事?阿洛又不是外人。”
张彬深吸一口气:“桃花源当年。。。。。。给鬼子占过。”他声音沉下来,“少桢太外公撑船带乡亲逃命,鬼子追到岸边。。。。。。他没躲,撑着船挨了枪子儿,硬是把船送到了河心。。。。。。自己倒下了。”
他顿了顿,“我姨父的亲爹。。。。。。没逃掉。被抓后。。。。。。有人说他给鬼子干过事,更有人说。。。。。。”他喉头发紧,“说他被逼着。。。。。。吃过人肉。真假没人说得清,可‘叛徒’这顶帽子,压了他一辈子。小姨知道后,断了来往。后来他。。。。。。一把火,连人带屋都烧没了。”
风拂过河面,吹得人衣角猎猎。叶子洛望着粼粼波光,仿佛能看见那冲天火光中的绝望背影。
“再后来。。。。。。姨父娘也。。。。。”夏逸涵接过话头,声音闷闷的,“新盖的屋子惹得儿子们争抢。。。。。。没多久,她也吞药走了。”
叶子洛胸口堵得发慌,望向张彬的眼神带了疼惜:“所以你才一直陪着张奶奶。。。。。。”
张彬摇头,带着泥土味的朴实:“也不全是。从小就跟奶奶亲,后来懂事了,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注①)。陪着我奶,她高兴,我也高兴。”
叶子洛目光转向程少桢,脑海里突然闪现重逢时的那句:我一直在等你回来。
程少桢对视耸肩,笑得随意却眼底温热,似乎想在众人面前掩饰什么:“咳!起初我也是躲清静,跑着跑着。。。。。。就离不开了。老小孩老小孩,得哄着看顾着呗。”他轻描淡写,却字字千斤。
叶子洛抿唇。想起沈慧与叶奶奶断绝的往事,叶奶奶独自守望的岁月。。。。。。像一根无形的刺扎进心里。“我也会陪着她的,”他声音很轻,“虽然不是亲生的。。。。。。”
程少桢听闻忽地一僵,低头偷偷笑了。
“哎哟喂!打住!”夏逸涵夸张地搓手臂,“酸掉牙了!走!球都等凉了!”他率先冲下桥,打破了沉凝的气氛。
注①: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引自《乡土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