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昨夜也激动了一宿。
学了南小子的手法后,他们回去就摘豆芽。
一行人很快到达到稻谷场,余南叶先跟众人讲解一番,而后掀开黑布,露出三尺长生机盎然的黄豆芽。
最排一行人发出惊呼,嘴里念念有词。
“这就是黄豆芽了!”
“咱们居然也发出了黄豆芽!”
“还得多亏了南小子。”
这句话瞬间点醒大伙儿,众人纷纷朝余南叶表达感激。
一贫如洗的人家,对着余南叶下跪磕头,把余南叶吓得不轻,赶忙扶人起来。
“使不得使不得。”余南叶道,“能有这样的成果非我一人之功,再说大家已经给过谢礼,不必再谢来谢去,我教大家如何摘黄豆芽。”
随着余南叶话落,众人纷纷打起精神,全神贯注注意南小子的手法。
大伙儿都是从小干农活,看过一次余南叶摘黄豆芽就会了,立马采摘自家篓子里的黄豆芽。
一斤黄豆能发四五斤黄豆芽,不少人家泡了一斤黄豆,用两个大方形篓子装,里面是嫩生生的黄豆芽。
瞧得众人眉开眼笑。
有的泡了二、三斤黄豆,发豆芽用了六七个篓子,此时打开罩上方的两层黑布,看着郁郁生长的豆芽竟喜极而泣。
余南叶看在眼里,心中被一股复杂情绪填满。
他转头看着身边阿景,弯了眉眼。
陆柘景眼底一片柔和——那是独属于少年的温柔。
今天的南水村格外热闹,上午采摘黄豆芽,下午称重。
有一斤黄豆发了五斤豆芽的,也有一斤黄豆发出六、七斤黄豆芽的,两斤黄豆发了十斤,甚至更多的。
大伙儿喜气洋洋,家家炒菜炖肉,堪比大过年。
家中小孩闻着菜香肉香,在村里欢天喜地跑来跑去。
偷藏起来的人悄悄回家,按照余南叶的步骤揭开黑布,然而入目的只有发霉的黄豆。
哪有什么豆芽?
张三就是这些人中第一个不相信余南叶的人,后来煽动没参与的人去偷学。
现在看着发黑生霉的黄豆,他们聚在一起嘀嘀咕咕。
誓言要毁了其他人的黄豆芽。
有人出声反对,表示下次发豆芽加入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