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月明曾照江水寒 > 23第二十三 挽留(第1页)

23第二十三 挽留(第1页)

初平十六年五月初一,咸平长公主出殡之日,满城缟素,东西两市闭市,一百零八坊无不挂白绫素幡,悼念这位生前战功赫赫,为大雍立下奇功的长公主殿下。

清晨在大明宫内主祭完罢,长长的送殡队伍从长乐坊开始,绵延了一里。

礼制规定虽百官送殡,但而今形势之下,掺和进送殡队伍里就是摆明了跟程卅和沈琮对着干,真到了这日,来得人只是少数,大多数官员,都各自派了心腹家仆前来吊唁奉上丧礼。

昔日门庭若市的公主府如今门可罗雀,好不凄凉,任谁看了,都要感叹一句世态炎凉。

白绫随风在空中舞动,存放长公主尸身的铜棺摆放在灵堂内,沈钰韶一身素白的孝衣,头上裹着一圈孝布,不戴一根发钗,正低头向铜盆内烧着纸钱。

公主府上下无比忙碌,从上到下,都在忙着这场重中之重的出殡礼。

今日有风,却是个响晴的天,屋外的风穿进了灵堂内,将铜盆里还未全部烧完的纸钱卷起,在盆内打转。

沈钰韶盯着那舞动的灰烬,脑袋空空的,眼眶发涩,想哭却哭不出来。

这些日忙着追查母亲之死,又要为之后的路规划、反复在脑中推敲。她甚至都没有多余的空闲去悲伤,而今,跪坐在蒲团边上,那种空洞的虚无感这才缓缓缠绕上来。

悲伤如轻缓的溪流,顺着时间的轮廓一点点浸入内心,哪怕上一世已经经历过一次,沈钰韶觉得自己应当不会太过伤心,可真到了这日,她才发觉,痛苦并未减轻,只不过化成了更温和,却更冗长的悲意,丝毫不减功力从心口漫过。

哪怕是重来一世,与母亲的温存也只有片刻。

“郡主,”方敬淑走来,伏低了身子凑在她耳边禀报,“驸马已经被送去皇陵了。”

“太常寺的人已候在正厅,”方敬淑继续说着,“随葬的明器、绢帛也都打点好了。”

长而深地出了一口气,沈钰韶将孝衣整理妥帖:“不必跟着我,我自去正厅见他们。”

一路顺着廊道走去,路遇的下人唯恐在今日触了什么霉头,都不敢与她对视,声如细讷地行礼,便飞快地走开。

正厅内,太常寺卿已等候多时,见沈钰韶来了,便上前为她禀报了今日出殡礼的流程。

她仔细听着,顺了一遍,才发现这一群太常寺的人之后,陆舒白也在其中。

看出她的疑惑不解,那太常寺笑了笑,给她解释:“女皇亲命,令陆大人随行,将今日诸事禀报于陛下。”

话毕,陆舒白亦向她微微欠身,行了一礼。

动作与神态都是疏离,像一个最陌生的臣子。沈钰韶只是瞥了一眼,便移开目光。

看来,昨日自己的那一席话还是起了点作用的,她应当明白了。

虽然心里忍不住酸涩发疼,但这一回,沈钰韶终是松了口气,眼下这样,是最好的。

“都看罢了,春明街的都安排了金吾卫把守,郡主,您再做些准备,时辰一到,我们便走吧。”

*

今日的十二楼内清冷孤寂,没有再来吃酒看乐的酒客,也没有在台上起舞的胡姬,就连灯烛都没点几盏。

长公主出殡之日,全城罢市,乐馆、胡肆、酒楼都闭店不再迎客。

李岫宜难得没有穿太鲜艳颜色的衣裳,素净得丹娘都有些不太适应。

昨夜李岫宜没怎么睡好,便在丹娘屋内休息补了个觉,她对时间拿捏得很准,该醒来的时候便醒了,从熏着帐中香的床榻中起身,丹娘正捧着托盘,端来几杯茶。

睁眼便看见心生欢喜的人,李岫宜心中那点要为故人送殡的悲伤稍事缓解,待她走到床边,轻车熟路地便圈上了她的腰肢,将脸埋进丹娘带着馨香的衣料中。

“喝些茶吧,你昨日未曾睡好吗?”她也任着李岫宜胡闹,不知是不是李岫宜的错觉,今日的丹娘似乎比往日更加温柔了几分。

热门小说推荐

剑道通神
六道沉沦剑道通神
...
黄泉摆渡人
老鸡吃蘑菇黄泉摆渡人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