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要扼杀在摇篮里,上辈子没争赢算什么,这次先把他弄死不就行了?
对这个外甥,三人完全想法一致,非常心有灵犀。
弘安帝:“……把那几个小子先召进宫。”
天幕还在继续:
【那边,中宗无视了两个不安好心的人,连衣服都没换,就这么直直地进宫了。
倒不是因为他不尊敬皇帝,而是他就是去卖惨的。这种事情,他对亲爹已经做了很多遍,现在对皇帝做,也同样驾轻就熟。
他还没走到殿里,就开始嚎啕大哭,声音从殿外传到殿内,把皇帝都吵醒了。
史书形容这一幕,说“帝悲,恸哭”。另外还有一封信,是中宗后来写给女儿的,大概描述了一下当时的情景。他夸赞自己“演技上佳”,又说弘安帝被他哭得“为之一震,感同身受”,于是决定交给他独立带兵权。】
周涉已经跑到城门处,车夫还在门口等他,见他过来,连忙把他请上马车。
周涉擦擦额头上的汗珠,假装无事发生地上了马车,对车夫道:“我自己驾车出去,这边你不用管了,先回去吧。”
车夫没有多想,只以为和从前一样,是与哪些家的公子哥约好出远门,行礼后就回去了。
宫中,听到自己的表现,弘安帝嘴角一扯。
对于自己的高频出镜率,他并不惊讶。毕竟这时候自己还没死呢,这些猴子猴孙,谁也绕不过去。
但是这个中宗,怎么脸皮如此之厚?
要说哭戏,这是皇帝、臣子的必修课程,至于什么执手相看泪眼的戏码,当然也常常上演,不足为奇。
可从来没有人能把这种情景写给后辈看,还在里面大加赞赏……
弘安帝摇摇头,已经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混成暴君的了。
如果要他来评价,倒更像是个脸皮厚得出奇的地痞流氓。
天幕继续补充:
【弘安帝可能刚醒,脑子还不太清醒。中宗最喜欢干的一件事就是凭空捏造史书,经过他的手,史书只能信一半。
这一段故事的过程,我猜是这样的:中宗进了皇宫,看见躺在床上病殃殃的弘安帝,当场一个滑跪,哭着说:“外祖哇,你病得好惨,你外孙我也好惨。你儿子现在要抢我的家产,我的钱就是陛下您的钱,给您我乐意,但是他还要我的小命啊!”
咱们弘安帝还是有点护犊子心态,虽然以前不熟,但是感情都是混出来的,混了将近十年,他们早就熟悉了。按他原来那个安排,让中宗给老四当辅弼大臣,这就是一个非常信任的态度,可惜老四啊,真是把握不住机会。】
老四又被点名,一口牙差点咬碎。
真的……不用提醒他干了什么蠢事……
心好痛。
周涉还在快马加鞭跑路,出了城,心情也爽快极了,只觉得天宽地广,还能腾出手指指点点:“我有这么茶吗?!”
他明明是长袖善舞能屈能伸,说得他像是个佞臣一样。
等等……周涉像是被雷劈中,不敢置信地想,他这会儿的定位,不会真是佞臣吧?!
【弘安帝不算清醒,听完中宗的哭诉,把外孙往怀里一揽,护犊子地说:“别怕,朕保护你,那不孝子,实在太过分了。”
中宗一听,立刻乘胜追击,继续茶里茶气地说:“外祖,俺娘对我不重视,要把家产都给弟弟,我觉得家里人都不爱我,只有你爱我,如果你不嫌弃,我就跟你姓吧!”】
周叙言:“?”这一定不是他家的逆子!
钟准:“……”无父无母无祖宗,果然是一以贯之,从来不动摇呢。
不过,按道理来讲,头脑清醒的弘安帝,应该是不会同意这个提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