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的银尾山雀忽而又叫了起来。
元始微微侧首,看见太清圣人站在门外,抬起手正欲敲门。听见里面的鸟鸣声后,太清颇为明显地挑了一下眉头,方才询问道:“我可以进来吗?”
元始可有可无地点了点头:“请进。”
太清便推门走了进来。
他一眼便瞧见了那只缩在云榻上的银尾山雀,忍不住笑了一声:“外面飞进来的?没把它丢出去?”
元始冷淡道:“不过是一只没开灵智的山雀罢了,犯不着同它计较。”
太清摇了摇头,意味深长道:“就不怕通天瞧见了,又忍不住想收个徒弟?”
“他不会再随便收徒弟了。”
元始道:“前有封神榜上众仙,后有你太清老子亲手送出去的多宝道人,在无法确定能不能保护好他们前,他不会再轻易收徒弟了。”
太清打量着元始的神情,微微摇头:“好吧,毕竟你一向是最懂他的人,既然连你都这么说了,说不定我们的弟弟确实会转个性子。”
“如此也好。”太清圣人道,“他那些乌烟瘴气的弟子一多,到底是有碍他的气运的。他这些年也算是被他弟子拖累了不少,若是能就此收心,也算是件好事。”
“而且徒弟这种生物,有一个就已经很麻烦了。作为师尊事事要为他操心,还要负责背锅,他出了事情甚至要亲自下场捞他,想想都头疼。像我只收了一个玄都,便已经觉得十分麻烦了,也不知道通天哪里来的兴趣,硬生生收了那么多徒弟。”
太清说着,又看了一眼通天,微微叹了一声:“难不成,他真的想证他那个一线生机的道?”
元始抬眸看他,沉默不语。
那已经是三清成圣之前发生的事情了。
鸿钧道祖曾在紫霄宫中三次开讲大道,说世上有三种方法可以成圣,第一种是盘古走的以力证道的法子,第二种是以无上功德成圣,第三种则是斩三尸成圣。
只是无论是哪一种方法,他们都需要明确自己的大道。
太清老子崇尚“无为”之道,强调顺天之时,随地之性,因人之心,凡事皆以“道”为基准。玉清元始重视阐明天地正理,这片天地所顺应的道即为正道。
结果轮到通天,这倒霉孩子眼神发亮,对上鸿钧的目光,坚定不移地说要截取这天地一线生机。
“父神曾经以盘古斧劈开混沌,创造了一个崭新的世界,自洪荒诞生以后,世上方有了鸟语花香。万物开始生长,一切生机蓬勃。师尊您于紫霄宫中开讲大道,传道于三千红尘客,教化众生,令众生向道……”
紫霄宫中,少年通天仰起首来,看着他所崇敬着的师长,毫不犹豫地许下了自己的誓言:“我欲效仿前人,截取天地一线生机,护此洪荒众生,但凡这世间有想聆听大道的,无论贫富贵贱,种族性别……一律平等,皆可来听我讲道。”
彼时的鸿钧道祖垂眸看了他弟子许久,伸手摸了摸他的头,语气轻缓:“这一条路或许会十分难走,通天可想好了?”
少年人总是什么都不怕的,他以为只要他努力做了,就能够得到他想要的世界。
所以通天重重地点了点头,眸光灼灼地看着他的师尊:“当然啦师尊!我一定会做到的。”
鸿钧也笑:“那为师就等着看了。”
时过经年,太清老子依旧能清晰地回忆起当时的景象,也许是因为在封神量劫之后,他独自待在八景宫中忆起他们兄弟三人的过往,终于恍然大悟那一刻便是三清最终分崩离析的起点。
道不同,终究是不相为谋。
他最终会选择元始而不是通天,也许在那时候便已经注定。
元始垂眸看着怀中之人,语气依旧平淡:“通天一向是个执着的人。只要他下定决心去做一件事,他就会想方设法地做到。”
元始:“何况截取一线生机,本就是他的成圣之基。”
太清摇了摇头:“就怕他把这份执着用错了地方,反倒是害人害己。”
元始并不想继续这个话题,他打断了太清的话:“过来看看,他现在身体状态如何,约莫多久能醒?”
太清圣人闻言坐了下来,低头搭上了通天的手腕,又垂眸看了看他的弟弟:“依为兄个人之见,他应该是快醒了。那伤势就算再怎么重,在为兄不惜成本地耗费天材地宝之下,也是好转了不少的。”
元始静静地注视着太清圣人,神情微凉:“是吗?”
“那之前发生的事情,兄长怎么说?”
太清老子:“……”
“那是意外啊!治病救人的事情,出点意外不是很正常的吗?”
太清圣人痛心疾首:“通天也是我的弟弟,我当然也是担心他的,为了救他我头发都掉了一大把了,各种药方都试过去了,他至今没醒——”
元始凉凉道:“是他自己的问题?”
太清圣人当即改口:“是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