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仅是波澜,而是滔天的巨浪!
6小时,多名选手的粉丝应援捐款迅速到位。
24小时,多位公益明星转发呼吁,带着汶河市以及上下游的几个受灾市所需物资奔赴现场。
48小时,央视和人民网转发,“一条上学路,半部扶贫史”。
故事的开头是这样的。
n年以前,在山脉起伏绵延的k省,孩子们上学并不像舒明一样,仅仅只需要翻过几个山头,走一两个小时的山路而已。
而是需要冒着生命危险,从毫无防护的陡峭山阶爬下去,然后淌过湍急的河流——
直到第一次有扶贫干部来到这里。
直到第一条山路,从崎岖的石头缝里开凿出来。
直到镇上第一次响起读书声。
直到有一个年轻的孩子走出深山,告诉他们:心是连着心的。
是有人记得扶贫干部的姓名;记得其余省市曾经捐过的每一张纸,每一根铅笔,每一本图书的;是即便不同民族,也有相联着的情感的。
也是有一些地方,从头到尾都没有放弃过跟上国家的脚步,没有放弃过互助与自救的——
不论有意或者无心,舒明都踩在了时代的风向上!
而他足够真诚。
尽管心是不能剖出来看的,但行动是能看见的。
打动观众的,是一笔又一笔汇往家乡的捐款;是这十几期节目里,舒明洗到发白的t恤。
这个尚且年轻的小孩,用自己尚带民族音韵的普通语,用自己的确真挚的情感和行动,打动了绝大部分人!
甚至于,在这个暑假的尾巴,舒明还凭借一己之力,硬生生拉动了一把家乡的旅游业,创造了千万级别的营收!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好友打来电话的时候,梁汝文正站在练习室外的走廊上。
此时距离二公舞台,还有两天。
透过窗户玻璃,可以看见舒明还在努力最后一把,争分夺秒地打磨舞台收尾部分。
好友在电话里说:“看来,这首歌,非他莫属了。”
怎么会这么巧合!
巧到,梁汝文他们正在为央视的扶贫电视剧主题曲,寻找合适的年轻歌手。
而舒明不仅仅恰巧有他们想要的干净嗓音,不仅仅恰巧是贫困地区走出来的小孩。
甚至还在自身毫无所知的情况下,仿佛未卜先知般地凭借扶贫话题,拥有了一定的热度,在全国人民面前露过脸——
他都不敢想,这首歌如果由舒明唱出来,反响该有多好!
也许是直觉?也许是单纯的运气?又也许,还有他的几分努力和天赋?
梁汝文笑了下:“是啊。”
这首歌,非舒明莫属了。
————————
匿名论坛→网络留言区→选1讨论专组
>>>论坛通用版规颁布(202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