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变成寡夫郎的牛后全文阅读 > 第四十八章(第1页)

第四十八章(第1页)

一晃半月过去,虞烽后背的伤已好得差不多。

临走这日,虞烽一行四人同客栈掌柜道别,想是受了外祖母的吩咐,掌柜的不仅给四人备了一路所需的干粮,还拿了两床厚被装上板车。

几人道完谢,这才上路。

回去远没有来时那般着急,四个人一路走得极慢,将近十天才走回林家村。

自去州府递诉状,已过去月余,虞开偃雷厉风行,在四人归家前,朝廷便派人下到渭水核查年尾山洪一事。

四人错过了最精彩有部分,一到渭水,便听闻狗县令陈知方已被问罪。

此间虞开偃无半点徇私,渭水本就是其治下,如此大案自也脱不了干系,虽不至连坐下狱,但失察之罪,对其仕途影响却也不小。

渭水县衙张青山一干人等,本就出身渭水县,见着百姓遭此劫难,竭力弥补后便是对狗县令为官不仁的愤恨。下来查案的官员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索得人证,张青山他们本就是得令办差,不至于被牵连上。

陈知方本就为官不正,这一查更是把积年旧案给查了出来,数罪并出,便不只是丢了乌纱帽那么简单了。

虞烽四人回到渭水时,正好赶上陈知方定罪游街,受灾的三个村落几乎都来了,在街上对着陈知方一顿臭骂,若不是官兵拦着,陈知方怕是要被村民们撕成碎片。

戴着镣铐的陈知方满身狼狈,见虞烽一行四人,眸中恨意似淬了毒一般。

如若他不倒,又知是虞烽林三两人去告的状,后果可想而知。

看着陈知方那一脸恨意,林三后怕道:“得亏知州大人是个好官,若不然咱们可没好果子吃。”

虞开偃是何品行,身为儿子的虞烽又怎会不知,他决不可能拉着整个林家村犯险。

林家村众见着四人,齐齐围了过来。

听闻儿子挨了六十大板的银花婶,一见面就去掀虞烽的衣领,嘴里骂道:“你个死孩子,这么大的事儿还要瞒着,伤哪儿了,快让我看看。”

村里的婶子也是一脸挂念:“这才多久都满地乱跑了,也不知道多养养,落下病根可怎么了得。”

虞烽就那么板板正正的站着,“娘,我没事儿,就破了点皮肉而已,知州老爷还请人给我治了,若不是云杳和三哥拉着,我怕是还要早几日回来的。”

“说得轻巧,真当我乡下人没见过世面呢,那些个板子不打得皮开肉绽的。”

虞烽知他说了不信,便任其把领子掀了。

好在伤口恢复得差不多,看着也不会吓人。

银花婶看后这才稍稍放心,“知州大老爷真是个好官,竟也把我们乡下人家的孩子视如己出了。”

林三接言:“可不就是嘛,为着咱林家村的事,他自己也受了牵连。”

一行四人久不归家,心中都有些惦念。

翠喜说道:“这里的热闹也没啥看头,咱早些回家吧,有些饿了。”

栓子爷这才同众人说:“是是,大家都回去吧,孩子们都饿了。”

俨然,这一行上了州府的四人,都成了村里立功的后生,被大家簇拥了一道,问长问短的,好不热闹。

回村后余下的日子,便是等道台那边的消息。

村众们亦是干劲十足,一头扎进了春忙当中。

只不过一切都是重头来过,原先耕地一事,七亩揽下大半,另一头耕地牛虽在山洪中侥幸存活,却已年迈挑不起重担,只能拉些轻活。

村里没了得力的耕地牛,只得将人当牲口使。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