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士西征,风萧马鸣,冰原喋血。虽身死异乡,然报国之志耀如星辰。魂兮归来,故乡亲眷盼首;议兮不灭,邦国铭记勋劳。殓此忠骨,厚土为安,千秋万代,敬颂英魂……”①
随着葬词颂毕,载着累累忠骨的棺椁一一被下放到葬穴内。
一捧捧乡土将众英士的遗骨厚葬,自此,英灵归家。
这场下葬仪式持续到了天明,期间香火明烛不断,直到白昼都未燃烬。
当最后一捧土盖下,众人纷纷口念颂词扣头,声响贯穿天地,召唤着英灵魂回故土。
至此,关于身为虞烽时肩上所背负的一切,也在这夜过后,彻底兑现。
*
大葬过去两月有余,时值盛夏,座落在林家村后山腰的英士陵园日日有人前来祭拜,来人议论得最多的便是与林家村壮士同葬的虞县令独子与那头上了族谱的牛。
祭拜过后,这些人还要来林家村将一人一牛的事迹打听一番。
一直以来,林家村都是渭水县最穷村,以往谁也不愿走动的地方,如今因着英士陵园的缘故倒还热闹起来。
被正名的林家村人,家家有烈属,就近富商也多有走动,不论以什么名头前来,定要扔下一些什么以慰英士遗属。
说要与林家村人结亲的也比比皆是,林家村无壮丁,男童们还没长到可成亲的年岁,村里只有一些到了待嫁之龄的女子哥儿,这几年也因着生活窘困没个喜事发生,为不让林家村就此落寞,大家不约而同的扬言不外嫁。
换言之,若想与林家村结亲,只能入赘。
就这样,还有不少人上赶着要与他们结亲。
云杳与林广定的婚事因诸多因素被一拖再拖,直到外头的人将主意打到了林家村为数不多的爷们——林广定身上。
先前因来人都是外头的,不知道云杳和林广定早已定下亲事,谁也没多做解释,哪知拒了一个之后,这些媒人跟雨后春笋般,一来就是一茬。
这些天虞烽跟着拐子爷在陵园附近修山道,媒人上门的时候他并不在家。
银花婶家单这一天被媒人找上门数次,云杳抱着胳膊在门口压着要拿笤帚扫人出门的心看着,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压抑不住心头怒火,一盆水将人泼出去。
媒人拉着银花婶的手,语重心长的劝慰道:“我说老姐姐,你这还想啥呢,人家刘员外家的女子可是咱渭水数一数二的美人,这都要拒,可就说不过去了。”
银花婶每来一个都是同样的说辞,“姐妹儿你来晚了些,我家广定去年便定下亲,东西都置备好了。”
“定亲归定亲,又没真成事儿,这人生大事头位就是这,老姐姐何不眼界放宽些?”
银花婶听着来气,看了一眼外头排队等着过来做说客的媒人,索性一并叫了进来。
媒人们目光灼灼,还以来机会就要来了,七嘴八舌的就开始介绍最拿得出手的女子哥儿。
银花婶喊道:“先停停口,姐妹们容我说上一两句的。”说罢又走到拧着眉看热闹的云杳跟前,将他推进屋去,“外头的事儿我来应对,你进去待着,莫再出来。”
媒人可都凭着一张好嘴扯篷拉纤,今日若被自己拒得太难看,保不齐那怨气就都撒在先人一步的云杳身上了。
为日后云杳不受人编排,银花婶还得将这事儿都往自己头上揽。
云杳听话进了屋,将房门一关,便隔着窗户细听外头交谈。
“我说姐妹们,大家辛苦走这一趟,原是怪我没早早把话放出去……”
众媒人只以为他家儿子一表人才,自然而然眼光也不会低,故而猜测道:“你家广定想找啥样的?老姐姐直说便是。”
“是啊,咱们手里多好的女子哥儿没有,但凡说出条件,我们少说也能找出十位八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