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封左冷禪与泰山耆宿的信件表明,左冷禪和泰山耆宿之间的关係,是一种馈赠关係。这在江湖中並不罕见。
並没有人证、物证表明,泰山耆宿的行为受到“馈赠”的影响。
泰山耆宿和天门的纷爭,从天门接任泰山掌门就已经开始,而那个时候,左冷禪还不是嵩山掌门。
“五老”在商量之后,最终做出裁决:
杖八十,流三千里。
在做出判决之后,台下鸦雀无声。
不久,眾人开始议论起来。
或者说判决过重,没有考虑左冷禪的江湖地位和贡献:
或者说判决过轻,诸多显而易见的罪行,就压根没有出现过。
机灵一下的,立刻联想到此前的江湖传闻。
不由得暗自嘀咕,说不定再过几年,中原武林会传出长白派左掌门的名號。
议论的声音传到台上。
五人不禁晞嘘。
这江湖,终究是有了一些变化。
武林唯一执行杖刑的就是少林。
少林寺戒律院在打板子的问题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当即,方证一声高喝:“用刑!”
两位少林僧人立即上前,授起左冷禪上衣,挥杖便打。
左冷禪无法运功相抗。
不久之后,便被打的皮开肉绽,鲜血四溅。
在服下十香软筋散丧失功力之后,他终於还是惨叫起来。
眾人听著一声声沉闷的叫声,心下均是悚然。
在杖完之后,定閒师太一声“阿弥陀佛”,吩咐弟子拿恆山灵药,为左冷禪敷上。
立即有数名武当道士將左冷禪抬走,往少室山而去。
眾人直到此时才知道,左冷禪这段日子,一直被囚禁在少林。
人群渐渐散去。
就在左冷禪行刑结束之后,各派掌门陆续签署了盟约。
眾人没有起誓,没有血。
一些人看著路平,默默頜首,一些人却是目中带著忌惮。
隨即,各派掌门下嵩山而去。
路平拿起案上的嵩山盟约交给了郑萼。
兰台阁保管盟约,这也是预先商量好的。
郑萼喜上眉梢。
“阿弥陀佛。”这姑娘习惯性地诵著佛號,笑吟吟道,“这份大功德,可是司李之功。”
路平笑了笑,轻轻摇头。
“这也是你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