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梦里看见昨天by不执灯 > 第6章 仿佛在梦里见过(第1页)

第6章 仿佛在梦里见过(第1页)

这是方与宣平生第一次进公安局。

他曾经因为楼上水管炸了把他客厅淹没的事情去过派出所,但这回的目的地是市公安局。他连早饭都没有来得及吃,在车上随意啃了一个鸡蛋,市局大院中立着三面旗帜,国徽下的阶梯庄严气派,方与宣匆匆走进去,已经有警员等在大厅里。

核实过身份信息后,方与宣跟在警察身后,一路拐进了办案中心,皮鞋踩在大理石地面上,他走得很稳,只是轻转着眼珠隐晦地打量着四周。

“上次的青铜爵确定是二级文物,已经立案了,目前我们初步确定了上游情况,并对涉案人手头的藏品进行调查,有部分和青铜爵是同批交易,交易过程有疑点。这次东西多,只能请老师们来一趟了。”

方与宣“嗯”了一声,在来之前与他对接的就是这位警察,对方自报家门过,是市局的刑侦,行事作风也的确与上周见到的那群人不太一样。

两人都没有说话,直到站在鉴定室门口,方与宣才开口问了一句:“上周的经侦同志们还参与这个案子吗?”

“负责的环节不一样,他们在追踪洗钱通道,我们接手文物倒卖这部分。”警察对他礼貌性地笑了一下,推开大门,做了个请的手势。

方与宣盯他看了几秒,才点点头,走进屋里。

丛风的伞还在他家里,今天看来是见不上面了。

那把黑伞简直是小窝里的烫手山芋,他家向来是混沌态的模样,东西随地扔,但扔得整整齐齐,丛风的伞到了他家就像扫黄打非的警察,立在边儿上无处下脚,挂墙上也别扭,摆地上有点不尊重,最后方与宣将它端坐在沙发上,搞得他自己都没地方坐。

操作台上满满当当摆了一整排,大多是陶瓷,还有几个青铜铃铛和碎片。

“老师们,这些年代都不一……”站在台子后的警察话说了一半戛然而止,停顿太过突然,方与宣掀起眼皮看过去,也愣了一下。

那人看着方与宣,似乎有些惊讶,低头看了看手中的电脑,又再次抬头看方与宣的脸,似乎在确认什么,过了几秒才继续接上话头:“……不一样,部分有做旧痕迹,不确定是否是仿古的。我在这里协助鉴定,老师们喊我小吴就行。”

吴明成,方与宣十几年前的老同学,高中坐过几年同桌,虽然已经记不清是高一还是高二高三,毕业后渐渐没了联系,平时朋友圈的点赞之交。

这在方与宣看来已经是足够深厚的情谊,毕竟那年头还不怎么用微信,毕业后能加上好友的都是铁中铁。

两个人都还算专业,默契地没有在这种场合进行寒暄,结束时方与宣落后几步,等到吴明成验收完毕出来,二人对视一眼,吴明成对他笑了下,抬手拍拍他的肩膀:“好久不见啊,没想到今儿在局里遇见了。”

“是,真巧。”方与宣和他并排下楼。

“中午吃个饭吗?感受一下局里食堂。”吴明成乐呵呵地说。

这样的寒暄大多数会以“哈哈不用了”或者其他胡诌的理由收场,但方与宣弯起眼睛笑道:“好啊。不打扰你们工作吧。”

“再工作也得吃饭啊。”吴明成说。

食堂做的是烩菜,一走进去大多桌子都空着,没几个人在吃饭,方与宣猜到他们平时大概也不怎么在食堂吃,这次是骑虎难下迁就他这个“不懂眼色”的。

吴明成倒是没表现出什么不愿意,毕竟话头是自己牵的,要真没精力吃这顿同学饭他也不会主动问,兴许是看在这些年的点赞之交上。两个人也不算全然无话可说,介于某种现代网络时代的熟悉和线下学生时代的生疏之间。

“你现在是做文保的?”吴明成从烩菜里翻出来一块肉吃了一口。

“文物修复。”方与宣说。

“哦,我看你资料上写了。我以为这是一个意思呢。”吴明成点点头。

方与宣把烩菜里的炖豆腐夹出来,放在米饭上,用筷子挤出汤汁来。他说:“还没有和你道喜,前些日子看朋友圈,家里添了个姑娘啊。”

吴明成一下子笑起来,抬眼看了看他:“是,谢谢啊。”

方与宣仍然维持着同一个弧度的微笑,声音带着些温度:“干刑警挺忙的吧,家里事顾得过来吗?”

“唉,忙。”吴明成往前坐了一些,吃饭的动作幅度大了点,“别提了,走不开。我媳妇儿还在月子中心,她妈跟着照顾,等过段时间回家了,看看我这儿还忙不忙吧,不往外地跑就好点儿,在市里起码能着家。”

方与宣“嗯”了一声:“这段时间确实挺不容易的,养不好容易留后遗症,精神心理都得好好照顾。”

吴明成闻言,扒拉饭的筷子停了停:“哎,你……”

“不是我,我朋友,也刚生完,是请的月嫂。”方与宣说。

吴明成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跟着他聊起来,说到后面还掏出手机,对着微信里家人发的内容挨个唠,连饭也顾不上吃。

方与宣的嗓音和咬字令人舒适,娓娓道来时不自觉便听了进去,两人聊得格外投入。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